词条 | 汉代铜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代铜器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以青铜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器物,包括容器(食器、酒器和水器)、烹饪器、兵器、乐器、用具、度量衡器等。汉代铜制容器在种类和器形上有许多变化。周代流行的?、簋、敦等食器已经绝迹,鼎、锺、壶、钫是最主要的食器和酒器,它们继承前代的形制而略有变化。烹饪器有的继承前代的形制而略有改变,有的为汉代所新创。用具中最常见的是灯和熏炉。其他铜制的用具,如案和熨斗之类,使用甚普遍。西汉,铜剑逐渐被铁剑所代替,铜戈为铁矛和铁戟所取代。汉代铜制兵器、主要是弩机和矢镞。度量衡器有尺、量、权。汉代铜器在造型上显得比较灵便、轻巧,没有了商周铜器那种庄严、厚重、古拙的风格,更加接近生活、适应生活。纹饰相当简素,除了少数弦纹和铺首以外,各种容器往往都是素面的。但汉代在铜器上鎏金、鎏银以及用金银、玻璃、宝石之类镶嵌花纹的技术则相当发达。满城汉墓、徐州汉墓出土的青铜器最为典型,代表了这种工艺的最高水平。此外,湖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出土的铜器,多有用细线镂刻花纹的,纹样有各种兽类、鸟类及几何图案等,显得甚为细致、流畅。和商周时代相比,汉代礼器的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多,而兵器则因铁器的兴起日趋减少。匈奴、东胡、西南夷等少数民族的铜器,在种类、形制、纹饰方面都有其特殊的风格,与一般的汉代铜器不同。传世的铜器,在宋代以迄20世纪前期的许多金石学书籍中,颇有著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中又有了大量的新发现,为研究汉代铜器提供了更为丰富、可靠的资料。 汉代铜器,更趋于世俗化,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在工艺风格上,很少饰以花纹,而以素器最为流行,或只饰以简练的弦文,或饰以铺首。比较华贵的则施以鎏金,或饰以金银错。官方制铜机构中,以蜀郡、广汉的制品最为精美。汉代铜器品种丰富,在传统器皿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器物,主要有鼎、豆等食器,壶、钫、缶、卮、杯等酒器,盘、?、盆、洗等水器,釜、铫、?、锅等烹饪器,钟、铎、铃、鼓、于等乐器。其中,以灯、炉、奁、壶、洗、铙等的产量最大,制作精良。汉代的青铜雕塑也很出色,如甘肃武威出土的铜马群,广西合浦出土的铜屋模型,河南偃师出土的铜奔羊,甘肃灵台出土的铜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汉代的铜鼓,是中国历史上同类乐器中的珍品,式样繁多,工艺发达,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广东、贵州、湖南、四川等地,是彝族、瑶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壮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物品。其中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多单弦分晕,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装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