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代陶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汉代陶器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用泥土为坯胎,经入窑烧制的器物。主要有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因年代和地区的差异,器物的种类、形态、制法、纹饰及烧成温度等都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灰陶、硬陶、釉陶等三大类。砖瓦也属陶制品,但系建筑材料,一般不包括在陶器中。灰陶是汉代最主要的陶系,已普及到全国各地。一般呈青灰色,素面,火候均匀,质地坚实。在随葬品中有彩绘陶器。陶鼎、陶锺是汉代最为流行的器物,其他容器有瓮、罐、盆、盘、樽、碗等。在汉墓中,作为随葬品的陶制模型也很多,如陶俑及仓灶、井、磨、猪圈、楼阁等。汉代硬陶流行于长江以南,是用南方的粘土烧制而成的。与灰陶相比烧成温度更高,陶质更坚硬,故称硬陶。汉代硬陶是继承华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以来的“几何印纹硬陶”的传统。器物表面往往有拍印细密的方格纹或刻划的波状纹、锯齿纹。器物种类以瓮、罐、壶、盒、碗等为多。釉陶是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是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的釉陶。釉药中含有多量的氧化铅,故称“铅釉”;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又称“北方釉陶”。开始于西汉中期。棕黄色的釉陶出现较早。绿色的釉陶出现较晚,东汉时期大量流行,器物种类有鼎、锺等仿铜容器,也有仓、灶、井、楼阁等模型及鸡、狗等动物偶像。釉陶质不坚,釉易于脱落或变质,仅存于墓葬中,可能是专供随葬用的。另外,汉代南方硬陶上,有时也涂一层薄釉,或黄或绿,烧成温度较高,是属于商周以来的传统青釉,与汉代的铅釉还有区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