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宣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汉宣帝

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皇帝。原名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字次卿,武帝曾孙。年幼时,祖父刘据遭巫蛊之祸,全家只有他幸免。他长于民间,了解民情;聪明好学,曾从师学《诗经》、《论语》、《孝经》,通晓儒家经术;节俭仁慈,待人宽厚,举止安详,性格平和。昭帝元平元年(前74),霍光与大臣废昌邑王刘贺,迎立其为宣帝。地节二年(前68)霍光死后,亲自主持朝政。厉精图治。他重用熟悉政策法令的方法吏;诏令官吏和百姓可向他呈递秘密奏章,群臣晋见可独来独往,并逐步削弱霍氏族人的势力,加强皇权。地节四年(前66年),大司马霍禹为首的霍氏家族谋反事败露,宣帝废皇后霍成君,彻底清除霍氏势力。加强对臣下的考核,有功者奖、加官进爵,有过者罚或降级任用。废除部分苛法;设置廷尉平,审核量刑轻重,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招抚流亡,借民以公田,减免租赋;设置“常平仓”,储粮备荒,调节粮价,以此安定民心,恢复生产。神爵二年(前60)骑尉郑吉破车师,招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宣帝任命他为都护,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设立了都护府,自此政令得以颁于西域,对于中原与西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西域的生产有利。此后,匈奴贵族内部分裂,五单于并立自相争战,形成南、北匈奴。甘露元年(前53)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西汉与匈奴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好局面自此开始。甘露三年,下诏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亲自作最后的裁决。宣帝执政期间号称“中兴”。然重用宦官和外戚许、史和王氏,启西汉后期外戚专权之始。在位26年,庙号中宗。见《汉书?宣帝纪》。

即刘洵,庙号中宗,本名病已,字次卿。武帝曾孙,戾太子 (刘据) 之孙,史进之子,母王夫人。出生数日,即遭戾太子巫蛊之祸,长期在民间生活。前74年,昭帝死,无嗣。霍光等大臣奏请皇太后迎立刘洵为帝,是年十八岁。宣帝即位初期,仍由霍光秉政。第二年 (前68) 霍光死,宣帝亲政。他致力于强化皇帝权威,打破了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面,并认真整顿吏治,注意综核名实,主张 “霸王道杂之”。还设置诏书侍御史,廷尉平数人,以审核廷尉量刑是否轻重适当,而且蠲除一些苛法,以维护封建国家法律的正常施行。同时,宣帝继续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注意招抚流亡,假民公田,设置常平仓等,故元康(前65―前61) 年间连年丰收,全国谷价低至五钱或八钱,形成西汉王朝统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另外,宣帝时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基本和平相处,曾设金城属国安置降羌,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亦款塞称臣,所以边境相安无事,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甘露三年 (前51),宣帝诏诸儒讲论五经异同,称制临决,进一步利用儒学巩固统治,粉饰太平,故史称 “宣帝中兴”。但随着当时官僚,地主豪富土地兼并的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当太子元帝即位后,西汉王朝逐渐衰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