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沈约分类:【传统文化】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孤贫好学,博通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武帝时封建昌县侯,历任尚书左仆射、侍中、尚书令等要职,卒谥隐。为齐梁文坛领袖,与谢?等共创“永明体”。其诗重声律对偶,为唐代格律诗之完善奠定了基础。首倡“四声”、“八病”说,为韵文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但过于苛求,又助长了形式主义诗风。今存诗170余首,大都辞藻绮丽,内容贫弱。沈约兼长史学,曾撰《晋书》110卷,《宋书》100卷,《齐纪》20卷等,今仅存《宋书》,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南朝齐、梁大臣、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武康镇)人。幼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书。仕宋、齐、梁三代,为“竟陵八友”之一。宋、齐间任尚书度支郎、国子祭酒等,后助梁武帝萧衍登基有功,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兼太子少傅。后因事忤萧衍,忧惧而卒。谥曰隐。善诗文,为齐、梁文坛领袖。他首创“四声”之说,与谢眺、王融等人共创“永明体。”注重声律对偶,促进了诗歌由古体向格律严整的近体发展,开唐代律诗的先声,但其“四声八病”之禁忌繁琐,助长了绮丽柔弱的诗风。其诗内容较贫乏,注重雕饰,语言弘丽娇媚。但也有少量写景感怀之作,如《早发定山》中“标峰彩云外,置岭白云间”,“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等名句,音调和谐,抒情自然,对唐人有影响。又擅文章,《郊居赋》较有名,寓言《修竹弹甘蔗文》,用比喻手法,抨击妨贤妒善、抑制人才的大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善长史学,著《宋书》一百卷。是为纪传体断代史书,记刘宋王朝凡六十年史事。全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保存史料丰富,是研究刘宋史的基本参考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原书至北宋时已散佚,后人取李延寿《南史》等补足卷数。富收藏,积书二万余卷,与任?、王僧孺同为南朝三大藏书家。又著《晋书》、《齐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和《文集》一百卷,多已散佚,现存者都收入《全梁文》和《全梁诗》中,明人辑有《沈隐侯集》。另撰有轶事小说《俗说》,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宋书》、《梁书》、《南史》有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