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治保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治保会分类:【中国民俗】 过去政府对群众治安管理薄弱,地方治安多由群众自己成立治保会或治安会进行管理。城镇由居民凑钱雇请更夫巡夜打更。打更古时是一种报时的方式。古时计时将大约晚间7点开始断黑时,至第二天早上大约5点钟天亮时分作五段,每段约2小时,称作“一更”,一夜五更。初黑至大约晚9点时为一更;9至11时为二更,以此类推,至五更天明。 打更者称“更夫”,由本地群众凑钱聘请。更夫手执竹梆和一面小铜锣,在其所辖境内巡行,手敲竹梆数下,再敲铜锣,一更敲一下锣,二更敲两下,三更敲三下……人们一听锣声便知是几更天了。更夫除夜间报时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维护本境治安的责任。在炎热的夏天,空气干燥,人们点蚊香很易失火,更夫便在一更天人们就寝时,一边绕境巡行,一边高喊:“天气亢?,火烛恒防。注意楼上,蚊烟灯光。小心火烛?!”有的只简单地喊:“亢?天气,小心火烛!”冬天便喊:“寒冬腊月,天气干燥,小心火烛!” 二更天主要是防盗,便喊:“关好门窗,小心盗贼!”所以民间有“一更火烛二更盗”之谚。如发现火情和盗情,便紧密敲锣,锣声就是集合令,人们听到锣声,立刻起床奔赴锣声处,进行救火或缉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