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泼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泼水分类:【传统文化】 云南、四川、贵州部分彝族的一种婚俗。每当男家到女家迎亲时,新娘的兄弟姐妹,以及与她同辈的青年男女,纷纷用事先准备好的清水泼浇前来迎亲的人。被泼者往往被泼得浑得湿透,是时欢乐热闹异常。旧时有些村寨,人们还要于路旁竖木桩,用野藤拴成绊索,使迎亲者被泼时不易走脱,而迎亲者则想方设法夺路或绕路而走,有些村寨在泼水的同时,也用锅灰抹人;又有些村寨不止泼清水,还用牛粪和水一起浇泼。 傣族的传统节日活动。相传很久以前,一火魔霸占着西双版纳,无恶不作。他的七个女儿决心为民除害,其中七姑娘最勇敢、聪明,她得到杀死火魔的秘密。当他们把火魔的头勒下之时,火魔头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七姐妹只好轮流抱着火魔头,利用间隙时间冲洗身体,直至火魔头变成灰烬。傣族人民为纪念七位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日至十五日,举行泼水活动,沿袭至今。 泼水时,男女老少要先拜佛,然后以盆、瓢等器物盛水相泼洒。泼水有文泼和武泼两种。文泼对年长者,边说祝福话,边舀干净水,使之顺脊背流下,被泼人要高兴地接受。武泼则无固定形式,劈头盖脸地泼,泼得越多,表示情意越深,受到的祝福越多。泼水富寓情趣,又益于健康。节日期间除泼水外,还举行龙舟赛、丢包、放高升等活动。龙舟赛在泼水节的第一天举行,男女均可参加。江面上艘艘龙舟竞渡,声声号子震天,场面极为壮观。丢包则是未婚青年的活动。他们在村边广场上分别站成一排,用一种装有棉子的菱形布包与心上人互掷。放高升是将高升缚在发射架上,点燃导火线后立即飞上高空。如高升上装有竹笛,则飞升时能发出鸣响。 除傣族外,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泼水节,但起源、寓意、时间、形式有所不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