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滂喜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滂喜篇分类:【传统文化】 简称《滂喜》,又名《彦均篇》。字书。东汉贾鲂撰。西汉扬雄《训纂篇》的续作。成书于东汉和帝永元(87―104)年间。由于是扬雄《训纂篇》的续作,而《训纂篇》的最后二字是“滂喜”,故取以为名,同时也含有使字书之学滂沱大盛的意思;又由于《滂喜篇》的最后二字为“彦均”,故亦称《彦均篇》。共收字2040个,用隶书写成,与《训纂篇》无重复之字。只收文字,没有解释,供学童识字学习而用,类似后世所谓《千字文》一类的书。编排形式为四字韵语。书成后当时就产生了较大影响。流传到西晋时,张轨将之编入《三苍》,东晋郭璞又为之作注,从此广为传布。直到北宋亡佚之前,都被当作重要字书。今有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黄氏逸书考》、任大椿《小学钩沉》、顾震福《小学钩沉续编》等的辑本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