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青铜饮酒器,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口沿有两柱,下有三尖高足。少数流有单柱或无柱,高睃爵极为罕见。盛行于商周时期,尤以商代为最,到春秋战国时趋于衰落。商前期爵为平底,二柱很短并紧靠流折(爵体与流衔接部),商后期和西周的爵多为凸底,柱离流折较远。在古代爵也是一种量酒的单位。凡觞一升曰嚼。

古代饮酒之器。亦作为饮器的总名。常以礼器用于祭祀、朝会筵宴。《仪礼?士冠礼》:“有篚实勺,觯、角?。” 郑玄注: “爵三升曰觯。”贾公彦疏: “相对爵觯有异,散文相通,皆曰爵,故郑以爵名觯也。” 可知爵为饮器的总名。又据《仪礼?特牲馈食礼》记载: “篚在洗西,南顺,实两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郑玄注: “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同为饮酒之器,却有尊卑贵贱之别。故《礼记?中庸》上说: “宗庙之礼,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作为专名,其形为深腹,前边有流酒的槽,槽与口相接处有柱,底部有三足,可以放到火上温酒。《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康爵即空爵,意即喝干了爵中注酒,向你尊敬的人进献。《左传?宣公二年》: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至于爵位之爵,如公爵、伯爵等,则是从酒爵义引申出来的。

西周鸟纹爵

古代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早期的爵是陶制的,青铜爵在二里头文化中开始出现,它是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战国已很少见。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圆腹,一侧有?(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少数爵为单柱或无柱,还出土过罕见的方腹爵。随着时代的变化,爵的各个部分也有不同的演化,商代前期的爵多为平底,两柱很短,并紧靠流折(爵体与流衔接部),商后期和西周的爵多为凸底,柱离流折较远。古代有些文献记载,爵的容量为一升,但事实上商爵的容量悬殊很大,甚至有大型或特大型的。可见,爵的容量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古代饮酒器。腹深且圆,前有流以倾酒,后有尾,旁有?,口沿有两对称短柱,下有三高尖足。少数爵为单柱或无柱,也有腹作方形者,极为罕见。常以各种花纹图案为饰。青铜爵盛行于商周,其名为宋代人所定。“爵杯”,古代瓷制饮酒器。明清时仿商周青铜爵烧制。侈口,前有流以倾酒,后侧微上翘为尾,圆腹,三高足,口沿两侧有立柱,腹旁有?。明代爵杯分青花和白釉两种,清乾隆爵杯下承托盘,也分青花和粉彩两种。

古时的饮酒器。《诗 ? 小雅?宾之初筵》: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器物的铭文称尊彝、方彝、宗彝等。圆腹,前面有倾酒的流 (槽) ,后面口沿有收缩成尾状的 “尾” ,旁有? (把手) ,口上有二柱,少数的爵为单柱或无柱。出土的还有方腹的爵,形制似方形的三足煮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时已很少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