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毛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特毛且分类:【风俗文化】 基诺语意为过年、打铁,准备生产工具之意,故又称打铁节。云南省西双版纳一带基诺族民间传统节日。基诺族行太阳历,过年没有统一日期,一般在农历一月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过新年,节期三天。节前,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猪宰牛,准备丰盛的食品,并邀请朋友和远方亲戚前来欢度新年。基诺村寨均有寨父、寨母,当寨父寨母家敲起牛皮大鼓时,全寨人便集中到一起,由寨父、寨母分配过年准备工作,然后,每家出一人持弓箭、火枪上山捉黄嘴老鼠两对,献给寨父、寨母作为儿女敬孝的礼物,还要捉竹鼠一对,送给铁匠作为新年备耕打刀的礼物。各家各户节前备好打铁原料,由打铁匠加工一件铁器农具。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打扮。过节的第一天,全寨人每人带上一斤米到长老家祝贺,长老倾其所有,招待大家。这天,要举行隆重的剽牛仪式,即先砍牛后腿,在牛未死时,割下股肉作祭祀用,其余的牛肉分给大家。第二天,家长们要聚集在打铁房,举行象征性的备耕打农具仪式。第三天,由长老率领大家巡视修理道路和标界,晚上举行备耕仪式。节日中还要举行敲大木鼓活动。大木鼓是基诺族神圣的器物,平时挂在寨父家,严禁动用,过年时才敲击。相传在远古时,山洪暴发,人类只剩下一对善良的兄妹,经一位仙人指点,他俩钻进大木鼓里,才幸免于难,这兄妹俩便是基诺族的祖先,故基诺族十分崇拜大木鼓。过年时木鼓由男子抬着,让妇女敲击,而全村的男女老幼则围着大木鼓歌舞。晚上,人们则集中在篝火旁,歌舞到深夜。除共同歌舞外,儿童们还要打箭枪和打陀螺,妇女们荡秋千和玩毛毛球,小伙子掷标枪、踢球、踩高跷以及男女青年共同举行翻竿比赛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