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乐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乐平分类:【地域文化】 新闻界知名人物。名者塾,字乐平。1884年12月8日生于诸城王家楼子(今五莲县院西乡西楼子)。18岁中秀才,尔后在家务农。1906年入山东高等学堂就读,1907年加入同盟会。时清廷以山东矿产为抵押向德帝国主义借款。他参加“保矿会”,力倡反对清廷,被开除学籍。1909年夏,复入山东省立法政学堂,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冬,陈独秀函约他在济南组建共产主义小组,他则将王尽美、邓恩铭推荐给陈独秀。1921年同王尽美等共产党人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1月同王尽美等六同志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主持国民党山东党务,建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山东临时党部。1926年1月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在北伐革命中,任武汉政府的湖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电信局长。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拥护国民党的三大政策,反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王乐平十分重视报刊宣传的作用,先后于1919年夏在济南创办《齐鲁通讯社》(后改为《齐鲁书社》),推销《新青年》、《俄国革命史》、《辩证法》、《资本论入门》等进步书刊;1922年主编《十日》旬刊,宣传三民主义;1923年7月与丁惟汾合办《北方周刊》,鼓动反对军阀的北方革命;1928年6月主办《前进》刊物,宣传改组国民党,反对蒋介石叛变革命。1930年2月 18日,王乐平不幸遭到杀害,时年46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