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分类:【文化精萃】 是马尔库塞的一部学术著作,初版于牛津大学出版社。这部著作是马尔库塞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他开始综合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为他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寻找哲学基础。马尔库塞在这部著作中论证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的革命性,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哲学用自然科学代替辩证法的错误,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马尔库塞认为,彻底的矛盾精神是辩证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定”具有本体论意义,它就是事物的本质。哲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对社会现实存在的批判,即否定性,而这正是黑格尔哲学区别于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马尔库塞把这种精神贯彻到马克思的思想中去,提出了一种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的辩证法”理论在此书中已见到雏形,后来在阿多尔诺(Adomo,Theoder 1903~1969)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发展完善。此外,马尔库塞还认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想是以黑格尔的“异化”学说为依据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把个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类获得“绝对自由”。全书分为三大部分:(1)“黑格尔的哲学基础”。通过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全面系统的评述,证明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和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马尔库塞认为理性是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理性思维的产物。理性主宰现实,理性能够实现自由,自由又依赖于主体的解放。理性始终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主体投入实践行动,按理性的要求去改造现实,这种主体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就是革命。马尔库塞把黑格尔哲学归结为否定的哲学,认为理性与革命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揭露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对黑格尔哲学的歪曲和利用,为黑格尔哲学正名。指出黑格尔哲学乃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总结,它在当时的继承人绝不是纳粹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2)“社会理论的兴起”。重新解释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认为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他的辩证社会理论的基础就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而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转变就是从哲学理论向社会理论的转变。这种黑格尔化的马克思主义始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尔库塞沿着这一思路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还继承了黑格尔的异化劳动理论,并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有关理论中,提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并以人的本质是否得到真正的实现为标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同时,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在如下方面与黑格尔进行了决裂:抛弃了黑格尔把自由与幸福分离开来的观点;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把辩证法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抛弃了黑格尔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是受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支配的观点,并且对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庸俗社会学进行了批判。 (3) “黑格尔主义的结局”。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批判,揭露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理论根源,以及他们对于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及二者关系的误解。马尔库塞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三个错误:①把黑格尔哲学仅仅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而不是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②夸大两者之间的差别,忽视两者之间的同一性;③把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只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而把二者之间的差别只说成“马克思主义剥掉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外壳”,这是一种简单化和曲解。马尔库塞以实证主义的开山鼻祖孔德的社会学为例,批判实证主义只是消极地解释、适应现存社会,其本质是保守的,而社会批判理论的否定哲学则是从理性中获得批判否定的力量,从而塑造一个美好公正的新社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