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三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瓦三敦分类:【文化精萃】 全名《维萨珊达拉贽陀伽》,老挝古典文学作品。原是巴利文著作,共一千章,三万二千言。一说大约在1482年的腊森岱王朝由老挝高僧首次译成老挝文,另一说在1500―1520年间的维逊腊王朝由老挝高僧首次译成老挝文,以后经历朝高僧加工润色,流传至今,与汉译本《太子须大?经》、《菩萨本缘经一切持王子品》同出一源。内容大意是:瓦三敦是叶波国王储,从小乐善好施,赈贫济苦,立志满足一切向他求讨施舍者的要求,国内外闻讯者纷至沓来。其时邻国大旱,派人向他求讨叶波国宝象――一头能呼风唤雨,确保国泰民安的白象,他慷慨地施舍了,引起国王和群臣不满,被逐出境。他携妻迈娣和一子一女入擅特山修行,继续把随身财物,甚至儿女都舍给了他人,最后帝释化作婆罗门向他乞讨迈娣,他也准备舍弃,帝释知其佛心坚定,向他公开了身份,并问他俩有什么要求。迈娣希望全家团圆,瓦三敦则提出愿众生皆得度脱,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帝释满足并实现了他们的要求。《瓦三敦》是老挝佛教徒赖以传经布道的主要依据之一。每年听经节佛教徒们都要在佛寺内听高僧从头到尾讲诵一遍,老挝主要佛寺讲经殿墙壁上都绘有《瓦三敦》故事图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