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产工具的制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产工具的制作分类:【中国民俗】 贵州农村在过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民间虽有能工巧匠,但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其本职还是农业生产劳动。 苗族的每个村寨都有木匠、篾匠,铁匠、银匠不一定有,但周围村寨一定有此类手艺人。但这些手艺人并不以手艺为生,仍以农活为主,有人上门求助或农闲时操此营生,弄点鸡鸭酒米回家。《苗族史诗》提到的金属有金、银、铜、铁(钢)、锡、铅及一些金属合金,还介绍了探矿、采矿、冶炼、金属性能、金属用途等相关知识,如铜做笙簧,锡做网坠,钢做刀锋,铁做锄头钉耙等。苗族铁匠的工艺水平较高,清张澍《续黔书?苗刀》记载:“苗人制刀,必经数十锻,故尖锐无比。其试刀,尝于路傍伺水牛过,一挥,牛首落地,其牛尚行十步许才仆,盖犀利之极,牛猝未觉也。”看来苗刀锋利,早为人们所共识。 布依族的民间艺人有木匠,一般从事起房盖屋、建造桥梁、装点门窗和制造各种农具、家具等,木匠善雕木刻,装点的门窗有狮子、龙凤、人物、花卉、虫鱼等图案,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石匠主要负责民间修造桥梁,建造房屋的墙体、地基、阶梯、寨墙及石墓碑等。铁匠主要负责打制镰刀、斧头、柴刀、铸造犁铧等。布依族铁匠的水平较高,清《峒溪纤志》记载:“仲苗年十六无不带刀,其铁自始生时炼至成熟,故最锋利。以黑漆杂皮为鞘,貌虽不利,锋不可挡。” 贵州农村过去多属自给自足的封闭环境,商品经济不发达,要打制家具、农具或盖房等,一般以换工形式进行,或送手艺人们鸡、鸭、酒、米等,帮忙的成分居多,报酬偏少,因此,手工业、副业并不十分发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