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申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申鉴

分类:【文化精萃】

书名。东汉荀悦著。共5篇。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下等。据《后汉书?荀悦传》记载: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当权,“谋无所用,乃作《申鉴》”。其意在申明历史教训以为借鉴。《政体》、《时事》篇论述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在当时形势下所宜实行的具体政策。以儒术谈政治、主张德刑并用。反对富人名田逾限,提出一种田可耕但不占为私有的社会空想。《俗嫌》篇批判当时盛行的卜筮、神仙方术、谶纬宗教迷信。《杂言》上下篇,讨论了学习、修养、人性善恶等问题。版本有《龙溪精舍丛书》本、黄氏文始堂刊本、《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本。注本有明黄省曾注。

是书为东汉荀悦(148―209)所撰,5卷。有《汉魏全书》、《四部备要》以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百子全书》诸本。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献帝时,曾任黄门侍郎、秘书监、侍中等职。书中在自然观方面主张因顺自然,认为:“人承天地,故动静顺焉。顺其阴阳,顺其日辰,顺其度数。内有顺实,外有顺文。文实顺理也。”(《申鉴?俗嫌》)认识论方面强调学习,认为“生而知之者寡矣,学而知之者众矣”,“人非下愚,则可以为尧舜”(《杂言上》)。学习方法主张由博而通,荀悦教人:“语有之曰‘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道虽要也,非博无以通矣。”(《时事》)关于对人的考察,主张把思想、言行、行事统一起来加以检验:“夫心与言、言与事,参相应也。”(《政体》)还可以“有事考功”,“有言考用”,“动则考行”,“静则考守”。方方面面都考察到了,再决定毁誉赏罚。人性论方面,持性三品说,“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政体》)。三品可再各分解为三,共有九品,其中“从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者大数九分之一也”,故“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同上)。政治上主张法、教并举:“凡政之大经,法教而已。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认为“民不畏死,不可惧以罪;民不乐生,不可劝以善”。施行法教的前提是“先丰民财以定其志”,使能“养生”(同上)。他劝谏君主要纳谏,做到“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杂言上》)。

学术类著作。东汉荀悦撰。五卷。《后汉书》本传、《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著录。今存明黄省曾注。有明《汉魏丛书》、《广汉魏丛书》,清《四库全书》抄本、《增订汉魏丛书》等,民国《百子全书》、《龙溪精舍丛书》、《四部丛刊》、《诸子集成》、《四部备要》等。旨在申述历史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故名。主张刑德并举,摒“四患”(伪、私、放、奢)、崇“五政”(兴农桑、审好恶、宣文教、立武备、明赏罚)。提出“耕而勿有”,使流民依附了土地上耕种而不占有,以解救政府财源和兵源的匮乏。反对诸侯专封,大夫专地,富人兼并。批评谶纬、符瑞和黄白之术,要求“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