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月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月节分类:【文化精萃】 蒙古传统新年,日期与中国汉族春节同。白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19日之间。据说古代蒙古人以秋季9月为白月,那时牛羊肥壮,家家户户有丰盛的白色奶食。后来蒙古人把白月改在冬残春初、牲畜开始下羔的时候。为庆新年,草原上的牧人在除夕前一天要大扫除,把他们的毡包修饰一番。除夕摆年夜席,其中有蒙古人最喜爱的羊背子肉,即公绵羊身上从脊椎到尾部的那整块鲜嫩肥厚的肉,还有精心制作的各种奶食、糕点。太阳下山时吃年夜饭。首先,户主走出毡包,在门楣上放些冰、带刺的野桃树枝之类东西。据说这可防止不祥之物进来。之后,户主拿起煮熟的羊腿骨啃吃,啃得干干净净,并一下子把它折断砸破,以此比喻除旧布新。当户主把骨头弄破时全家欢呼,互相祝贺。贺毕,户主或年长者破开羊背子肉,把它分给大家。年夜饭就此开始。初一早晨,人们穿上华美衣服,聚集到相邻几户中最年长者那里,晚辈向长辈,年少者向年长者拜年,并献哈达。拜年的人把自己的双手放在对方手肘下作扶托之势,恭敬地问候:“您平安健康”。对方则回以“但愿你永远幸福”等吉祥语。这种手心向上,托长者手肘的姿势传自古代,表示没有武器,以诚相待的意思。拜年毕,大家坐下,男子间互换鼻烟壶,吸鼻烟。这时有人致新年祝词。此后便饮酒吃饭。除邻居间拜年外,还到居住不远的亲朋家贺新年,并互赠礼品。儿女如与父母分居,年初一必须前去拜年。蒙古人认为白月是一年之初,它决定一年的命运,所以尽可能地把白月过得丰富多采。这期间玩各种游戏,如玩动物的踝骨,掷骨制骰子,打骨牌等。人民革命后蒙古把白月作为牧民的节日,国家以阳历新年为全国性正式节日。1989年蒙古政府在全国范围恢复了这个民间传统节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