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直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直道

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道路名。秦始皇欲巡游天下,于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由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向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为当时关中地区联系河套地区重要通道,因其较直,故名。后笔直道路亦称直道,不专指。《北史?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②正直之道。《论语?微子》:“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古代道路名。主要是指供皇帝车驾通行及军事需要的道路。秦始皇三十五年 (前212)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 (今陕西淳化西北) 长达一千八百公里 (合今七百五十二公里),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卷88《蒙恬列传》: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以后的少数朝代也开辟有为皇帝车驾通行的直道。《北史》卷62《张衡传》: “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卷2《太祖纪》: “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由今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秦林光宫遗址北行,至子午岭上,循主脉北行,直到定边县南,再由此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过乌审旗北,经东胜县南,在昭君坟附近渡过黄河,到达包头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约合今1 400华里),因线路较直,故名。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今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上,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地区,犹有遗迹可寻。1974年,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发现了长达百米的直道遗迹,路面残宽约二十二米,断面清晰可见,路高现存一至一点五米,用红砂岩土填筑。从直道遗迹可以看到南北四个豁口遥遥相对,连成一线。

古道之一。直道起自咸阳西北的云阳,经过今天陕西淳化的秦林宫向北走,进入鄂尔多斯草原,通过乌审旗北部,在昭君坟渡过黄河,直达今天包头市附近的秦九原郡。直道开始修建于秦始皇35年(前212),这项工程与万里长城的修建是在同一时期,由大将蒙恬负责,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军队调动和军用物资的运输。工程浩大,十分艰巨,史书云“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直道是联结关中平原和河套地区的主要通路。由于直道基本上是直接通往北部边境,路程短,输送迅速,因此得名。在今天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上,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地区,仍然可以见到直道的遗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