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子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子馍

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亦称“砂子馍”。用料简单,以面粉为主,配以熟猪油、花椒叶、盐、糖等调料,一齐放入面盆中,加水和匀揉好,做成直径3寸左右,厚为2分的圆饼;另取洗净、凉干的小鹅孵光石若干,涂以食油,放入深边平底锅内加热到一定程度,铲出一半,暂放另一热锅内,余下铺平,将做好的生面饼平放石子上,将另一热锅中的石子覆盖在圆饼上面,文火继续加温,10分钟左右,即可焙成,此馍,香咸酥脆,于干燥处可久存。当地常以其招待亲友或馈赠他人,亦为外出人员和产妇的必备食品。

流行于陕西关中的民间传统风味食品。。制法是: 将熟猪油、花椒叶、调料、盐或糖放入面粉中揉匀,做成直径为10厘米、厚不到1厘米的圆形馍胚。取洗净、晾干的小鹅卵石若干,上涂菜油,放入深边平底锅内加热到烫手的程度后,铲出一半,放在另一热锅内。将馍胚放在平底锅的石子上,并把已铲出的热石子覆盖在上面,十几分钟即可焙成。石子馍酥脆咸香,好吃耐放,是招待亲友、馈赠宾朋、外出食用、产妇必备的食品。

驰誉三秦的石子馍,因它是用石子作传热媒介焙烙而熟的,故得其名。又因它表皮有鹅卵石顶出来的坑凹,故又称坑凹馍。这种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的石烹遗风,被食品专家称为“中国食品史上的活化石”。唐代称它为石鏊饼,当时曾为同州府(今大荔县)进贡唐朝皇帝的贡品。清代乾隆年间,宦游的关中人将石子馍带到了江南,文坛巨匠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对此馍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做了详细记载,赞誉它“松美异常”,并称它为天然饼。这种馍是用上等麦面加入清油、鸡蛋、水、盐(或白糖)、五香调料,反复揉匀成团,揪擀成馍坯。再将光滑洁净的小鹅卵石用清油抹过,放进深边平底锅里,置火上加热,至烫手时取出一半石子,摊平锅里留下的石子,把馍坯放置其上,再把取出的另一半石子盖在馍坯上,以微火焙烙而熟,因它传热均匀,熟透而不焦糊,吃起来酥松香脆,易于消化,可久贮不坏,深受群众喜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