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门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门洞分类:【传统文化】 在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5公里的括苍山中,大溪南岸。自南朝宋景平初(公元423年)谢灵运在此称道以后,著名于世,为我国道教第十二洞天。洞内有瀑布从40余米的绝壁顶泻下,弥洒半空,冬夏不竭,称“石门飞瀑”。瀑布源头处有白猿洞、龙卵瀑、折折瀑诸景。瀑布两侧绝壁环屏,左壁满缀南朝宋以来的摩崖题刻,其中有谢灵运手迹。另有观瀑台、观瀑亭、泻银桥、碑林、灵佑寺等古迹胜景。 在浙江青田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瓯江江畔。洞门由对立的两崖形成,宽五丈余,高约三十几丈,平地拔起,气势雄伟,洞名亦因此而来。相传刘基曾在此读书,现尚存刘文诚祠。祠附近有瀑布,高达96.3米,从悬崖上跌宕而下,形成三折,李白曾有“喷壁洒素雪,空?生昼寒”之句赞之。在瀑布前的泻银桥下,有“石屋”、“石床”,相传是当年刘基休息的地方。此地风景佳丽,兼山水之胜,旧有道教第十二洞天之称,谢灵运、李白、沈括等曾游此并题有诗文。现有观瀑亭、大悲阁、谢客堂等建筑及唐宋摩崖石刻和碑林刻石,古色古香,情趣盎然。 在青田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瓯江之畔。两山对峙,状若天然门洞,石门洞由此得名。相传刘基曾在此读书,后人于此建有刘基祠,祠旁有瀑布景观,高约百米,从悬崖上跃岩而下纷纷扬扬,折成三叠。李白有诗赞石门洞瀑布:“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生昼寒。”瀑布两侧绝壁环屏,壁上多摩崖题刻。 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青田县北,距县城35公里。分为石门渡、石门洞、师姑湖3个景区。石门洞地处瓯江南岸,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素来与雁荡、天台、仙都齐名为“括苍四胜”。景区入口两山对峙如天然门洞,故有此名。石门洞景区林木葱茏,瀑潭相连,古洞幽碧,引人入胜。主要景点有:问津桥、观瀑台、泻银桥、喷雪亭、石笔月洞、白猿洞、日影岩、石门瀑、积银潭等。其中石门瀑为五级串连大瀑布,最大一级落差96.3米,为浙中观瀑胜地,石门洞景区人文景观丰富,有历代名士如南朝谢灵运、唐朝郭密之、宋朝沈括等人的碑刻26方,摩崖石刻80余处。另有祀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刘基祠等纪念性建筑以及灵佑寺、大悲阁等宗教建筑。早在唐代,石门洞就列为道教第十二洞天。 在青田县城西北35公里的括苍山中,大溪南岸,为我国道教第十二洞天。自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永嘉太守谢灵运称道之后,著名于世。洞内有瀑布从40米高的绝壁泻下,四季不竭,称“石门飞瀑”。左壁缀满南朝宋以来的摩崖石刻。面瀑有观瀑台、观瀑亭、泻银桥等。瀑下有积银潭,潭水从松溪汇入大溪,缘溪有碑林、刘基祠、灵佑寺等古迹。松溪汇入大溪处有钟鼓两山,对峙如门、石门洞由此得名。沿溪有路通至洞内瀑下,路口有“问津亭”等胜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