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祀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祭祀禁忌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宗教活动禁忌习俗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其内容繁杂,具体禁忌事项因地区、民族而异。大体相同的禁忌类型及事项有:(1)祭者禁忌。对祭祀礼仪参加者及其行为的禁忌。其中最普遍流行的是禁忌孕妇、产妇、月经期妇女(有些地区与民族禁忌所有妇女)、婴儿、穿孝服者、受刑者参加祭祀礼仪,祭祀者在祭祀期间禁房事、禁食荤腥等。(2)祭时禁忌。对祭祀礼仪进行日时的禁忌。(3)祭地禁忌。对祭祀地点、场所如墓地、神庙、神堂、神龛的设置以及人出入祭地行为的禁忌。(4)祭品禁忌。对祭祀时所用供品的选择、制作、安放以及祭祀完毕对供品处理方式等方面的禁忌。(5)祭器禁忌。对祭祀时所用器具,包括神灵的偶像、祭祀用具、法师的法衣法器等的禁忌。(6)祭仪禁忌。对祭祀礼仪正式进行过程的禁规。 旧时满族祭祀习俗。流行于东北及各地满族中。宫廷禁忌尤多。凡神位必供于正室;背灯祭肉例得出门,朝祭之肉除皮骨外一概不准出户; 凡食祭肉不准口含咀嚼逾户,必下咽方准出祭室之门;不令豢养之猪入祭室,倘有入室者即省其猪而祭之;避宰割之辞曰省,猪死谓气息; 烧燎猪之头蹄削去其毛曰?之; 准备祭祀后,不许去丧家,必经者或已污目必易衣冠沐浴过3日后,或过月后始可入;本家遇有孝服,必请出神位安于洁净之室;若族中服孝则在大门外释去孝衣,净面洗目,焚草越火而过方可入祭室;供神位之板,要以红绸,或以红毡、红纸掩蔽之;不准持鞭入祭室及院;察室内不准露置财帛,不准妄行啼哭。不缀缨者不准入,不责外人,不语伤心事,不言忌讳恶语,务择嘉祥吉庆事言之。民间家祭禁忌有,要求祭祀者心意虔诚,仪度端庄、衣冠整洁;不能生气斗嘴,嘻笑无度、漫不经心;祭祀时要长幼有序、尊长敬贤;器物要洁净,刀勺不许声响;祭祀中不许赶走狗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