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端午馈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端午馈赠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角黍馈赠”。民间各民族岁时馈赠礼俗。角黍即粽子,用箬叶、芦叶包裹糯米或粘黍做成的食品,蒸或煮熟后,剥叶食用。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蒜蓼,名曰俎龟。粘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龟,甲表肉里,阴内阳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本草纲目?谷部四》:“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遗送。或言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唐宋之际,粽的名目渐多,有角粽、锥粽、莆粽、简粽、秤锥粽、丸子粽等。明代有“艾香粽”,以艾叶浸米而成。清宫中有“奶子粽”,即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之。因各地饮食习惯、口味爱好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形状种类多样。端午节以角黍相同赠的习俗流行全国各地,地方志中屡见不鲜。如《直隶志书》:遵化州“天中日作角黍,并以果酒馈遗为礼”;《山西志书》:潞安府“端阳以麦面为白团,与角黍相遗送”;《江南志书》清河县“以青合裹糯为粽相馈遗”;《湖广志书》酃县“端午角黍传送,谓之‘探节’”;《福建志书》:福州府“今州人以大竹叶裹米为角黍,亦有为方稷以相馈遗”;等等。至今此俗仍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