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精神分析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精神分析美学分类:【文化精萃】 精神分析学是发端于本世纪初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它的创始人奥地利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虽然不是美学家,但他创立的学说却对西方美学发生深刻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美学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强调人的本能(主要指性能),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对本能的压抑为代价的。这种被压抑的性本能叫作“力比多”,是生命和艺术的一种驱动力。它深潜于“无意识”之中,并且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宣布其存在。它出现在遗忘的状态中,出现在笔误和口误中,出现在白日的幻想和夜晚和梦寐中,出现在精神病的病状中,也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就是一种能借助于他的创作使他的力比多压抑转移到作品中去的人,他借助于创造才能,把幻想造成一个崭新的现实。因此艺术创造也就是艺术家的原始本能冲突转化到一种新的方向上去的升华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补偿的手段,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治疗手段。 精神分析学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精神病理学家C?G?容格(C?G?Jung 1875―1961)。他一度曾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后因学术上的不同见解而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容格与弗洛伊德一样,也把无意识作为艺术创作的推动力,但在他那里,“无意识”的内涵要比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内容宽泛得多,不一定都要和性本能有关。容格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并强调后者。集体无意识不是由个人获得的,而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比起集体心理的汪洋大海来,个人心理只象是一层表面的浪花而已。由于容格把“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看作是和人类的整个历史差不多同样古老的概念,因而他把这些概念首先用于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解释。至于艺术,只有从人类的原型意象中才能获得它的力量;创作过程就是由一种原型意象的无意识活动组成的。艺术家把这种原型意象用形象表现出来,使我们能隐约地追溯到生命起源时那种最深奥的境界。因此,艺术与其说是艺术家个人心灵的回声,不如说是人类心灵的回声。 总之,弗洛伊德和容格的学说与美学的相关部分,主要是他们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动力作出了心理学上的分析,但由于这种分析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不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