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巾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红巾军

分类:【文化精萃】

在元朝统治者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下,各族劳动人民的反元斗争此伏彼起,从未停息,终于汇成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至正11年(1351年)顺帝派贾鲁修治黄河,强征河南、河北民?15万,派军2万监督。这个地区连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又负担治河繁重劳役,更加激起人民怨恨。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趁机在河北永年县白鹿庄策动起义。不料事机不密,被县官发党,山童被杀,福通突围至颖州(今安徽阜阳),与当地教首杜遵道会合,举行起义,南方红巾军纷起响应。红巾军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其主要活动区域在北方,故称北方红巾军。另一支是徐寿辉、彭莹玉起义于蕲(今湖北浠水)、黄(今湖北黄冈)。其他红巾军有邳州(今江苏邳具)的芝麻李、赵君用起兵于丰(今江苏丰县)、沛(今江苏沛县)、布王三、孟海马起兵于襄(今湖北襄阳)、流(今湖北樊城)、郭子兴、孙德崖起兵于濠州(今安徽凤阳),其主要活动区域都在南方,故称南方红巾军。以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或红军。又因信奉弥勒佛,烧香聚众,又称香军。

元末农民起义军,因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故称红巾军。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在永年(今属湖北)白鹿庄,利用白莲教发动起义,其徒刘福通在失败后逃回颍州(安徽阜阳),聚众再起,迅即攻占朱皋(今河南固始),又连下罗山、汝宁(属河南)等地,众至几十万。当时响应起义者,主要有下列三支:(1)郭子兴部,发展于江淮一带。子兴死后,朱元璋取得统帅地位。至正十五年夏元璋所部攻克集庆(治今南京)后,已改用黄旗,但在林儿(韩山童子,刘福通拥之为小明王)被溺死前,名义上建制未变。(2)徐寿辉部,在长江中上游活动,陈友谅和明玉珍原为其部下。(3)王权(布王三)和孟海马部。二人同在襄阳起义。王权率部北进,称北锁红军;孟海马向南进军,称南锁红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7: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