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结晶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结晶釉分类:【传统文化】 宋瓷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烧瓷时釉料中金属溶液在高温下富集于釉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从中析出晶体,故名。由于金属含量、烧成温度等不同,晶体有呈点状、线状、斑块状及花纹状等各种形态,成为釉面的一种装饰,具有独特艺术效果。早期结晶釉出现于宋代,以建窑、吉州窑及北方一些瓷窑所产的黑釉结晶最为著名,系用铁金属作为主要结晶剂。黑釉上呈银白色细线状结晶纹者,称为“兔毫”;密布大小不一银灰色小结晶点者,称为“油滴”;还有呈海龟色调的“玳瑁斑”,形如鹧鸪羽毛的“鹧鸪斑”,以及呈铁绣色花草纹的“铁锈花”等,皆以釉面色泽和装饰之美,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