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耍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耍耍分类:【传统文化】 土家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鄂西和川东南土家族地区。相传起源于古时祭祀中的娱神活动,今仍可窥见跳神的痕迹。男女同台表演,多为一男一女,间有两男两女。舞时,男持花扇,女握方花巾,或男女各执手巾,先演整发、正领、扯领等动作,然后边唱边舞。唱腔多为花灯调,锣鼓伴奏。基本步伐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十字步、弓步、小跳步等。形似梅花三弄、丹凤朝阳、鸭儿扑水、猴儿抢柱,造形优美,舞姿轻松愉快,深受青年男女喜爱。 土家族男女表示爱情歌舞。耍耍,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利川土家族人谓之耍神,其原是从土司时期端公春秋二季祭神的神舞,走下神坛演变来的,因此,跳耍耍歌舞情节里仍保留有跳神影姿。耍耍,土家语称谓,译为汉语,意即“男女调情戏玩”。其跳演形式,为男女成对,男持花扇,女握方巾,或男女皆执方巾,边歌小调边舞。而舞的风格、流派,有文耍耍与武耍耍之别:文耍耍在开唱前,男的从门外打个梁叉过门槛进堂屋,向主人家行个礼,再接女子进屋,二人表演一段正衣领、扯衣角、戴头发、拉衣袖等动作,然后,脚靠脚、手靠手起唱,唱时踩耙子(走横八字形);若是4人表演,则站四角,四四方方地相互扯地位,像升子底似的转动。武耍耍,要求动作要圆,似铜钱一般,俗称“滚铜钱”,女角只能走三步半,男角只能走七步半,两人来回穿插,其范围不得超过一条高板凳长(约半平方米),且先唱内台,后唱出台,最后唱幺台。文武耍耍风格虽有别,但其舞蹈基本步法相同,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子步、小跳步、方步等。手臂动作,共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单手小摆、小耸肩等。舞蹈造型有观音坐莲台、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鹅儿扑水、燕儿衔泥、蛤蟆晒肚、猴儿抱桩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