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耶稣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耶稣会分类:【文化精萃】 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西班牙贵族军官依纳爵?罗耀拉所创立。1540年由罗马教皇正式批准。它反对宗教改革,企图重振罗马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会规强调会士必须无条件地忠于教皇,执行教皇的命令。该会仿效军队形式,有森严的纪律。它反对远离世俗,鼓吹教士要深入各阶层,渗入各国宫廷和上流社会,充当封建王侯等上层教徒的忏悔神甫,对他们施加思想和政治影响;它举办学校,力图控制知识分子,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他们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搞暗杀和特务活动,因而遭到各国进步思想家和正义人士的猛烈抨击。18世纪后期,罗马教皇克雷芒10世迫于形势,曾一度将该会解散,但后来又予恢复。明末时传入中国。在西方,“耶稣会士”一词已成为“伪善者”、“阴险者”的同义语。 又名“耶稣连队”,天主教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约1491―1556创立于法国巴黎,为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集团。吸收成员和训练会士极其严格,目的是灌输给耶稣会士盲目的、狂热的信仰,消灭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愿修士是耶稣会的核心,他们除和其他会士一起发“绝财、绝色、绝意”三绝誓愿外,还要发第四愿:“绝对服从罗马教皇。”只有他们可以担任各级领导直至总会长的职务。会士深入社会各阶层,特别渗入各国宫廷和上流社会,对权贵施加政治思想影响,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以不严守修会所规定的义务、誓言和会规,并可以使用包括贿赂、诬告、暗杀等各种卑鄙手段。组织原则仿效军队的形式,使修会成为半军事组织。重视发展教育和出版事业,以加强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同时大力反对进步的科学文化,积极参与迫害布鲁诺(Giordono Bruno 1548―1600)、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等进步学者的活动。耶稣会的罪恶不得人心,1773年,教皇曾一度解散耶稣会,1814年又恢复。之后,其组织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组织。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