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胶牙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胶牙饧分类:【传统文化】 用麦芽或谷芽同诸米熬制的黏性软糖。今称“麦芽糖”或“饴糖”。饧即古“糖”字,亦作“痤”。古时,人们多于元旦、寒食等节日食此,据说能使牙齿牢固不动。宋代,除沿习前代风俗外,还始用以祭祀灶神。相传夏历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灶神要上天奏报人间善恶之事,故民间例于二十四日“送灶”。以胶牙饧祀之便能粘糊其口,使之不能说坏话。宋范成大《吴郡志》载:“二十四日,祀灶用胶牙饧,谓胶其口,使不得言。”宋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亦载:“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此俗后世盛行不衰,胶牙饧遂成为祀灶必备的供品,民间习称之为“灶饧”、“灶糖”或“糖元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