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祭名。古代年终对祖先、众神的祭祀。举行腊祭之日为腊日。周代于孟冬,即夏历10月腊祭。秦代改为夏历12月,汉代因之,并定冬至后第3个戌日腊祭。后因称农历12月为“腊月”。《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干肉。《释名?释饮食》有腊字释名。腊与脯有别,《周礼?天官?腊人》郑《注》曰:“大物薄析叫做脯,小物全干叫做腊。”《齐民要术》卷8载制腊法: 用鹅、雁、鸡、鸭、凫、雉、兔、鸽、鹑、鱼等肉,在腊月作。先将收拾好的肉以豉、葱、姜、桔皮、米,和煮过的牛羊骨汁浸四五日,待味彻,置箔上阴干,再“火炙熟?”。另有脆腊法: 将肉用白汤熟煮,去掉浮沫,再放釜中用急火煮,最后置箔上阴干之,甜脆异常。

亦称“纳”,壮语译音,意为“背带”。壮族民间用于背孩童的襁褓。形似一只大蝴蝶,蝶的两翼是两幅宽约一尺、长丈余的黑色土布;蝶身是一块两三尺见方的土布;蝶的背部缝有一块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壮锦;蝶身的下端缝有两条带子。使用时首先把这两条带子系于腰间,然后将孩童放入蝶身,再用两翼紧紧地将孩童包裹在背部。背者行路或进行各种生产劳动,毫无不便之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