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自恣

分类:【传统文化】

佛教仪式。梵文Pravarana的意译,音译为钵剌婆剌?。《南海寄归内法传》载:“梵云钵剌婆剌?,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佛教徒每年夏季安居三月,禁止外出,致力坐阐修学。至农历七月十六日夏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并行忏悔,且亦随他人志愿,尽情检举其过。此日称:“自恣日”,亦称“僧自恣日”、“佛叹喜日”、“夏解日”、“僧受岁日”。《摩诃僧祗律》二七载:“若比丘聚落中安居,闻城中自恣日种种供养竟夜说法,众欲往者,应十四日自恣已得去。”

佛教规仪。即在“安居”结束之日,僧众集合一堂,任凭他人对自己检举和批评一切所犯轻重不如法之事,从而进行忏悔的仪式。据《四分律行事钞?自恣宗要篇》载:“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自恣之日称“僧自恣日”、“僧随意日”、“僧受岁日”、“僧叹喜日”。自恣之行法为僧尼分述。自恣主要内容为:①告诉大众。即预先向大众宣布,某时间、某地点行自恣;②差五德。即举出两个总批评人(按规定,总批评人应具二种“五德”:即自恣五德、举罪五德);③单白和。即由五德作白,和合大众,宣布自恣;④正作相。即每个人舍去骄慢,坐在草座上,一一互跪合掌,陈词请五德批评。三请之后,五德及大众均可自由批评。然后由二位五德判断,如果构成犯罪,再依戒法治之,忏除清净方可受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3: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