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节日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节日禁忌

分类:【中国民俗】

福建各地民间的节日禁忌主要以正月初一至初三开假前的这几天为重要。旧俗初一禁忌尤多,初一早上各地一般人家早餐必吃线面而忌吃稀饭,吃线面要配上两个太平蛋,寓意新年福寿绵延,太平如意。大年初一各地民间吃素食的也相当普遍,有的还讲究吃甜食,如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除不吃稀饭外,各地民间还忌吃其他汤水的食物,俗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中可避免遇到下雨等不顺利的事情。一些民间俗语说:“初一吃稀饭,出门天下雨。”在福清一带,早上吃线面时,第一口不能喝汤,其意与此类同。闽南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新年吃稀饭说明日子过得艰难,老天爷见了会落泪,因而即使再穷,初一这天也要吃干饭。

在新年期间,各地民间普遍忌扫地、倒垃圾。民间俗传新年期间家中的东西包括垃圾都是财宝,只能进不能出,把垃圾扫走,就是扫掉财气。实在太脏时,清扫的垃圾也只能放在门后,待初三开假时再倒。民国《闽清县志》卷5载:“凡三日不扫除,除则留之,至初五日投之野,为送穷文。又携回石块,谓之换宝。”其如《五杂俎》之载,可见这一禁忌流传已久。此外,各地汉族和闽东等地的畲族都有忌在初一挑粪劳作等习俗。

各地还忌操刀、杀生。凡鸡鸭鱼肉等物,都应在除夕夜前杀好切好。闽南地区传说,初一被杀的动物难以投胎再生。福州地区也有不杀生为行善之意。又说如果操刀不慎伤了手脚,可算是一年的晦气,因而又推衍出不切菜、不劈柴等禁忌。闽西、闽南等地民间甚至连剪刀等物都不能动。在连城,元旦绝不能杀鸭、不能吃米粉,因为鸭与“押”谐音,米粉像绳索,又是白的,认为二者意味着刑狱之灾。畲族旧俗,在新年五日之内不得捕杀猎物。

春节期间,各地都忌说晦气话或骂人,要讲吉利话,以图新年好运。不过即使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家长也不能打骂,往往只用草纸擦孩子的嘴巴,意为臭话如同放屁,不算数。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说:“除夕,是晚设宴过年,互为吉祥语。猪血曰发财,猪肝曰欢喜,年糕曰高升,花生曰发财,猪肚曰银荷包蛋,灌肠曰串钱索,无曰多,不食曰有,食毕留饭于碗,曰留住买田。”各地民间普遍忌新年家中有哭声,以为不祥。各地在新年期间的忌语也不少,民间如遇死了人则说某人“老了”;如有人身体不舒服,不能说“病”,只能说“吃太过了”。闽南民间则喜欢在新年买菜头,因菜头与“彩头”谐音,是好兆头。

各地民间多忌在新年打破碗,认为破碗不祥。因此大人特别交待小孩要拿好碗,有时干脆用木碗或搪瓷碗。万一小孩打破了碗,大人要马上说“岁岁平安”,因为“岁”与“碎”谐音。福州民间则多说:“破‘嵌’(嵌,福州方言,瓷器的统称)发财”,以求化解。

新年忌讨债。旧俗民间债务应在除夕夜前结清,如借债人躲避,到了初一就不能讨债,以免触霉头伤和气。《崇安县新志》说:“商家讨债,至开门而后止,避债者谓之做皇帝。”

有的民间传说井有井神,叫“井妈”,正月初一是她梳头的日子。此时她以井水为镜,如果汲水惊搅了她,汲水者全年便不好过,因此各地民间普遍忌在新年初一汲井水,有的干脆盖上井盖,到初三日才开启。但在闽北将乐的一些农村,初一清晨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挑水,据说是“水溢缸,粮满仓”,此与以上各地的禁忌恰恰相反。

除上述之外,各地还有一些其他禁忌,如闽南有些地方新年忌洗衣、晒衣,闽东福安等地新年期间忌洗头、洗澡,闽中和闽北等地大年初一忌倒马桶,崇安、大田等地忌乞火或重新起火。顺昌民间在正月初九天公生日不晒东西,初十土地爷生日,不担尿桶,不浇菜,以示敬天地。初一日各地民间都忌下田干活、浇菜等,不一而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