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花冠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妇女首饰之一,兴于唐代。花冠有一定式样,多为罗帛作成,满罩于头上,与发髻密切结合,见图。北宋时花冠式样大为发展,因当时社会流行养花戴花习气,都市妇女或以牡丹、芍药等真花饰花冠,或以罗帛、通草及其他材料作成仿真生色花,讲究者还加金玉玳瑁珠子。北宋时,汴梁市面有许多专卖花冠的铺子,百业中有专修花冠的手艺人。宋代男子也戴花,不仅逢良时佳节以表示吉祥,遇国有大事,千百从臣和帝王还一同戴花,招摇过市。头上戴花曰簪花。 花冠 宋代妇女冠帽名。在冠子上簪插花饰的风气始于唐代宫禁之中,宋代则花冠盛行,上至宫妃命妇,下至歌妓民女,皆喜戴用。其花式亦更新颖别致,有牡丹、芍药、蔷薇、桃、杏、荷、菊、梅等,多用罗绢、通草制成,缀以金银、珠玉、玳瑁。北宋末年,还流行将四时之花合于一冠,谓之“一年景”。宋代的花冠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宋史?舆服志》载,后妃、命妇首服为龙凤花钗冠和花钗冠,簪花之数,各有等差。宋周密《武林旧事?酒楼》载,诸妓“夜卖各戴杏花冠儿”。旧藏故宫的《历代帝后像》,亦绘有佩戴花冠的宋代宫女形象。当时还偶有男子戴用花冠者,如南宋时皇子服朝服,即戴七梁额花冠。 唐宋妇女的头饰样式,用假髻、簪钗、梳篦等饰物组装而成。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尺,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有芭蕉、龙蕊、盘龙、双环等名目,上饰金银珠翠、花鸟凤蝶图案。巡有用金玉玳瑁制成桃、李、杏、荷、菊、梅花插在一起称“一年景”者。周密《武林旧事》:记皇帝群臣于正月元日祝寿册宝,上下一律簪花。有诗戏曰:“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