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花带分类:【传统文化】 ①畲族民间传统工艺编织饰品,也称“彩带”,流行于浙江等地区。当地女孩从七、八岁时起即学用各色丝线编织彩带。规格不一,长的可达100尺,短的则只有8―9寸;宽者为2寸多,窄的不到2分。编织时有“七根”、“八根”、“十三根”、“十七根”之说,即在正中若干条线上编织花纹图案,其余的编成平面花边。带子上可编织出蝴蝶、蜻蜓、梅花及田、井、日等图形。图案清晰,色彩鲜艳,织工精细。可用于捆扎衣物和包袱,也可作为腰带装饰,又可用来作为青年男女定情、定亲信物。②侗族民间传统编织饰品,流行于广东、湖南、贵州毗邻地区。用彩色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长2―5尺,宽0.5―2寸,上织各种动植物图案,用作腰带、帽带或绑腿带。情人之间亦互相赠送以为信物和纪念品。 花带,是畲族传统手工业品之一。勤劳智慧的畲族妇女从八九岁起,就跟着大人学习编织。花带分线织和丝织两种,其原料有各种颜色的丝线、棉线。用手工编织成不同类型的带子。其长短宽窄不一,有的织成100尺长、有的只有八九寸;有的两寸多宽、有的只有一两分宽。带上编着多种或单一的花纹,有几何形、动植物形,如蝴蝶、蜻蜓、梅花和“田、身、井、日”等字,图案清晰,色彩鲜艳,织工精细。花带用途很广,一般作为装饰物,束在腰间;也是男女定情和定亲的礼物,并视为吉祥物。 织带(畲族) (周惠民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