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文正公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范文正公集分类:【文化精萃】 别集名。北宋范仲淹(谥文正)作。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共二十九卷。附录二十卷,包括年谱一卷,《言行拾遗事录》四卷,《鄱阳遗事录》一卷等。散文多体现其政治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为名句。诗词以反映边地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仲淹诗、词、文都较出色,语言简炼,境界壮阔,风格苍凉悲壮。有影印明翻元刻本。清范时崇刻本附其子纯仁《范忠宣公集》20卷,包括文集、奏议、附录等。 诗文集。北宋范仲淹撰。初名《丹阳集》。20卷。凡诗赋5卷268首,文15卷165篇。元钓四年(1089)苏轼为之序。淳熙十三年(1186)鄱阳从事綦焕校定旧刻,又得诗文37篇为遗集,即今之别集4卷。其补编5卷为康熙时范氏裔孙范能?搜辑。 《范文正公集》包括了范仲淹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学等方面思想的重要文献。其中《易义》集中反映其哲学思想,文中对卦义多所解析,创造性地将儒家伦理纲常与易道相结合,认为“天尊地卑,道之常矣;君处上臣处下,理之常矣;男在外女在内,义之常矣;天地君臣男女各得其正,常莫大焉”。他将“益刚而助柔,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贯彻到治理国家的实践中,提出“损上则益下,益下则固本”的施民以仁政的主张,具有经世致用的鲜明特色。此外,《易兼三材赋》、《穷神知化赋》、《思德说》也是体现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作品。而《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则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分别论述了帝王好尚对国家人民、贤才对于治乱兴亡、名誉对于激励士人的重要作用,指出帝王掌握权柄的重要性,都是有益时政的建言。《答手诏条陈十事》更是切中时弊,包含了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加强军备等迫切问题,被视为“庆历新政”的改革纲领。其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在《十事疏》、《上执政书》等文中也多有反映。在文学上,《唐异诗序》提出其诗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意必以淳,语必以真。”《范集》收录有记游诗、交游酬答诗、边塞诗、山水诗等,以边塞诗最为出色。《阅堂古诗》、《河朔吟》可谓其边塞诗中的佳作。其词既有低回婉转的,如《苏幕遮》;也有慷慨雄奇的,如《渔家傲》。他最享盛誉的作品是赋,其赋论集中体现于《赋林衡鉴序》,既重视赋实事议论的功能,又强调其音律美。 《范文正公集》始刻于北宋开封,南宋饶州刻本有《集》20卷,《别集》4卷,《尺牍》2卷。元天历本有楼钥所撰《年谱》。而以元天历、至正间家塾岁寒堂刻本最善,今存元刻明修本。巴蜀书社近年出版有校点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