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荆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荆浩分类:【传统文化】 五代著名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避乱隐居太行山之洪谷,故亦号洪谷子。博经史,善属文。书法学柳公权,画工佛像,尤擅山水松石。他兼采吴道子用笔项容用墨的长处,创水晕墨章画法,重视写生,所画山水,格调稳健,笔意森严,喜作云中山顶或青冥中危峰的图画。《画鉴》评:“荆浩山水,为唐宋之冠,作山水画诀,为范宽辈之祖”。画作有《天台图》、《匡庐画》等,并著有《笔法记》1卷。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沁水(今属山西省)人(一作河南泌阳)。隐居太行山洪谷。博通经史,书学柳公权,工画佛像,尤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自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其画皴钩布置,笔意森然,无凝滞之迹,创水晕墨章的表现方法。其山水画可称唐末之冠,关仝曾北面事之。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双林院画壁画。五代之画家虽多,而著书论者仅有梁之荆浩一人。有《笔法记》一卷行世。存世《匡庐图》,相传是他的作品。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图传于世,为宋元以来画家之所崇仰,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中有影响的画家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