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萧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萧何

分类:【传统文化】

汉初大臣(?―前193),旧时仓库业、狱吏和胥吏所崇拜的行业神祗。秦末为沛县吏,佐刘邦起义,楚汉战争中以相国身份留守关中,建立汉朝的宗庙社稷,制定法律制度,在局部地区首先恢复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输送士卒粮饷,支援统一全国的战争。后封为?侯。他还总结在关中的法制经验,以秦律六篇为基础,制定《九章律》。他之所以被仓库业视为祖师,是因其曾于楚汉战争中督送士卒粮饷。宋代以来,许多地区的监狱都奉萧何为狱神,概源于他佐刘邦建立了汉初法制,制定了法典《九章律》,故被称为“定律之祖”。在南方许多地区都建有萧何庙。胥吏又可称为刀笔吏、犊吏、书吏、书办,由于萧何曾经做过刀笔吏,故被胥吏们视为祖师。旧时许多地区的胥吏都适时举办祀神活动,搭台演戏,置供焚香,以祈神佑。

汉初开国大臣。沛人。秦末为沛小吏。刘邦起兵,萧何从之。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萧何先收其律令图书。刘邦称汉王,萧何为丞相,在楚、汉相争中留守关中,保证补给兵员粮饷,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朝建立,论功为第一,封?侯,拜相国,获赐带剑上殿的特权。汉朝典章、法制等制度,多为萧何所定,故世有萧何定律之说。死谥文终侯。

西汉名相。秦末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的主吏掾,以持法不枉害人闻名当地。后升任泗水郡(郡治在今安徽濉溪西北)卒史,秦二世元年(前209),鼎助刘邦兴兵反秦,任沛丞,监督诸事。秦二世四年(前206),刘邦初入咸阳,诸将皆争往贮藏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财物,唯独萧何率先入秦丞相府和御史府,把遗存的法律、制令、户籍簿和地理图册等收藏起来,使刘邦具知天下山川险要、户口多少及财力物力的分布。刘邦与民“约法三章”,“兆民大悦”,但三章之法太疏简;萧何在此基础,整顿秦旧法条文,另立汉律九章,颇有收效。楚汉相争初,力劝刘邦受项羽的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招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然后回师东进,平定三秦之地,夺取天下。此策为刘邦采纳,并任他为丞相。后向刘邦举荐韩信任大将军。汉高祖二年(前205),楚汉战争始,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收敛赋税,颁布法令,供给军粮。刘邦数次战败,他征关中兵,及时补充汉军。萧何兵力物力的支援,是刘邦最终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刘邦即皇帝位论功行赏,推萧何为第一,封?侯。西汉王朝初建,楚汉战争中的功臣企图保持战时的割据局面,刘邦采取了消灭割据势力的政策。在刘邦平定韩信、陈冂和英布的战争中,萧何“悉以家私财佐军”,“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高祖十一年(前196),计助吕后诛韩信,拜相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去世,惠帝刘盈即位,萧何复事之。病危时,举荐曹参继任相国。为西汉王朝的巩固与发展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史记》、《汉书》有传。

西汉开国元勋。沛县 (今属江苏) 丰邑人,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秦时曾为沛县吏,当时刘邦只是一个亭长 (村长),萧何对他多有照顾。后来,刘邦起兵,萧何便做了他的 “后勤总长”。刘邦攻入秦都咸阳时,诸将都去抢金银财宝,萧何却收了一大堆档案图书。刘邦为汉王,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就是靠了这一大堆档案图书。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之初,势单力薄,诸将多有逃亡者,韩信不得志,也开了小差。萧何追回韩信,力荐其能,建议拜其为大将军。韩信是前敌总指挥,张良是总参谋长,萧何是后勤总长,刘邦当上皇帝后曾说: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天下已定,分封功臣,刘邦要将萧何摆在第一,诸将不服,说: “臣等出生入死,多者百余战,少则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只是在后方指手划脚,论功却在臣等之上,这是为何?” 刘邦就以打猎来作比方: “追杀野兽的是狗,而发踪指示野兽在什么地方的是猎人。诸君只能追野兽,相当狗的功劳; 萧何发踪指示,却相当猎人的功劳。”汉王朝立国十一年时,刘邦率兵前往邯郸平定叛乱,而假装有病的淮阴侯韩信欲乘机在长安谋反。吕后一筹莫展,乃与丞相萧何谋,假言有使者从邯郸回来,说叛乱已经平定,请列侯群臣进宫祝贺。萧何特地通知韩信: “虽有病,还是请来。”韩信一入宫,就自投罗网。刘邦在邯郸听说韩信被诛,立刻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增加警卫五百人。大家都来祝贺,只有一人说: “大祸从此开始。皇帝征战在外,丞相守家,并没有冒枪林弹雨之险,却享受加官晋爵增加警卫的殊荣,是因为韩信新谋反,而韩信又出自丞相推荐,皇帝不放心你呀。请君让封不受,拿出家私佐军,皇帝一定会很高兴。”萧何从其计,刘邦果真大喜。第二年秋天,淮南王鲸布反,刘邦又率军亲征,多次派使者回长安,问相国何为。萧何一心安抚百姓,又尽出家财佐军,象去年刘邦在邯郸平叛时一样。有人对萧何说: “你这是招灭族之祸呀。你现在位至相国,功臣第一,还能再往上升吗? 自你入关中以来,得百姓心,大家都喜欢你。皇帝所以多次派人来问你,怕的就是你德高望重,倾动关中。现在你何不多买田地,到处赊贷以自污?这样,皇帝才放心你。” 萧何从其计,刘邦果真大喜。但是,刘邦始终对萧何心有疑忌,当萧何向他说: “长安地狭,上林苑(皇家林园) 中多空地,能否让百姓进去耕种?”他勃然大怒,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有廷臣问: “萧相国何罪,陛下要这样对待他?”刘邦说: “我听说李斯为秦丞相,有善归主,有恶归己。今相国多受商贾金而说是为民请我苑,以自媚于民,所以逮捕他。”廷臣举出各种例证,力言萧何不可能接受商贾贿赂,而是真正出自公心。刘邦自知理亏,虽然不高兴,还是派人赦免萧何出狱。当素来恭谨的萧何赤着脚前来谢恩时,刘邦说: “算了吧。相国为民请苑,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我所以逮捕你,就是要叫百姓知道我的过错。”萧何跟刘邦同打江山,共守江山,一生都忠心耿耿,即使在刘邦最狼狈的时候,也别无二心,但刘邦对其却不能肝胆相照。萧何始终谨慎地处理着他和刘邦之间的微妙关系,唯恐引起疑心。萧何位极人臣,但 “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他说: “后人贤,师吾俭; 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汉初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任秦沛县吏。秦二世元年 (前209) 随同刘邦起兵,邦为沛公,何为沛丞。汉王元年 (前206),沛公率军进入咸阳。诸将皆争相奔走金帛财物之府,而何独先入秦丞相御史府,收其律令图书藏之。因此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户口多少及社会民情。沛公立为汉王后,何建议刘邦先据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然后占有巴蜀,还定三秦,以图天下。汉王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并以何为丞相。何推荐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令其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后方,使给军食。汉王二年,刘邦领兵与项羽争斗。何乃留守关中,供应前方粮饷,及时兵员,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可靠根据地。汉王五年,刘邦称帝。以萧何功劳劳最大,名列第一。 先封为崃侯, 食邑八千户。 又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另增封何二千户。高帝刘邦还令何制定汉律,何遂参照秦法,增设新令,制定了 《九章律》。高帝十一年 (前196),何协助吕后捕杀淮阴侯韩信,拜为相国。及高帝死,惠帝即位,何仍为相国。何病危时,惠帝亲自前往探视。于是他推荐曹参继任相国,于惠帝二年 (前193)病故。谥曰文终侯。子萧禄袭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