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文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蔡文姬分类:【文化精萃】 东汉末女诗人。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妙解音律。一生遭遇不幸。幼随父亡命流离,年十六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居母家。献帝初平三年(192),父因坐董卓之乱而被杀。兴平(194―195)中,她又被胡骑所虏,陷于南匈奴12年,与左贤王生二子。后曹操雄据北方,因与其父邕素相善,痛邕无子,乃遣使者以金璧赎她回乡,再嫁同郡董祀。祀为屯田都尉,尝犯法当死,她蓬首诣操请罪,音辞清辩,言甚哀酸,坐者为之改容,曹操乃赦祀罪。后操欲求其父所撰碑文,因遭战乱不存,她凭诵忆缮写四百余篇奉上。原有集一卷,已佚。现存《悲愤诗》二首。五言《悲愤诗》长108句,诗中再现了她一生的种种苦痛和思念祖国的无限深情,同时又抒发了她被赎归汉而与二子离别的肝肠欲摧的痛苦心情,从而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诗句感情真挚,动人心弦,读之催人泪下,是一篇透射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优秀叙事诗。骚体《悲愤诗》题材与五言诗相同,但不如前者更真切具体,且所述情节与作者生平又有不相符之处,后人多认为是晋人的伪作。这是一篇“骚体”的长篇叙事诗,风格亦与其五言诗不同,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后汉书?烈女传》有《董祀妻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