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薅草锣鼓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薅草锣鼓歌分类:【传统文化】 土家族民间劳作歌曲。盛行于鄂西、湘西、黔东等土家族居住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广西、江苏、云南、四川、江西等地亦有流传,并各有别称,如“薅草歌”、“薅秧歌”、“锣鼓草”、“山锣鼓”、“打鼓唱唱”、“挖茶山号子”等。历史悠久。演唱此歌,需在田间山地集聚几十或上百人一起劳动,由人们推出二、三位歌手,并至少有一鼓一锣伴奏,也可加用马锣、头钹、二钹等打击乐器。歌手常是劳动组织者、指挥者。演唱形式不一,有一领众和的,也有轮唱、对唱、接唱、分组赛唱等。歌词内容广泛,生产的、爱情的、故事性的以及对劳动中的表扬、批评皆可入唱词。节奏自由,带有山歌风味。湘西土家族的薅草锣鼓歌最为规整,分为三段:第一段称“歌头”含引歌、请神(土地神、太阳神)等内容;第二段为“场歌”,内容视现场而定,是全歌的中心部分;第三段为“尾歌”,在唱完“送神歌”后,在锣鼓声中宣布收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