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蚕神马头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蚕神马头娘分类:【风俗文化】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蚕称作“马头娘”。据唐、宋笔记小说记载,在唐代四川一带的寺庙中,常可见到一个身披马皮的漂亮女子塑像,据说这就是马头娘的形象。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详细讲述了马头娘的来历: 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家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有一匹雄马,由女儿亲自饲养它。一日,父亲外出不归,女儿十分想念,就对着马开玩笑说: “你若能够帮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一听便挣断缰绳离开了家,径直去寻找女孩的父亲。这位父亲见到自家的马又惊又喜,而马此时望着家的方向不停地悲嘶,父亲见状想到一定是家中有事,便赶快上马回了家。父亲非常喜欢这匹马与它建立了特殊感情,经常喂它很好的草料。可马不肯吃,每次看见女儿进出,就高兴或者发怒,很多次腾跳踏地。父亲觉得奇怪,暗下询问女儿方知缘故。父亲怕此事传出会侮辱家庭的名声,就叮嘱女儿不要说出去。于是他偷偷射杀了这匹马,并把马皮晒在庭院中。 父亲外出时,女儿和邻居姑娘在晒马皮的地方玩耍,她用脚踢马皮说:“你这畜生,想娶人为妻,招来被屠宰剥皮,自讨苦吃,怎么样? ”话音未落,马皮突然飞起,卷着女儿飞走了。邻居姑娘又慌又怕,不敢上前救她,跑去告诉她父亲。父亲回到家,到处寻找不见女儿。过了几天,在一棵大树枝条中间发现,女儿和马皮一并变成了蚕,并在树枝上结了很多茧。 这种蚕茧与平常的蚕茧大不相同,丝结实光亮,又宽又长。邻家的妇女们都很喜爱,便分头取回这种蚕来饲养。缫出来的丝是原来蚕茧的几倍。这棵大树,人们称之为“桑”。“桑”是“丧”的谐音,有哀悼这马和女儿的意思。从此,远近百姓纷纷争着种植这种桑树,饲养这种蚕,有些人还称这种蚕为“女儿”。现在世上所饲养的蚕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蚕种。 这个故事在《原化传拾遗》、《说郛?诣集拾遗》中也有记载。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