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蝴蝶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蝴蝶泉分类:【传统文化】 白族传说。流传于云南大理地区。蝴蝶泉在云南大理旧城北20公里,苍山的云弄峰麓。宽约两三丈旁有古树一株,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开花,状如彩蝶。届时蝴蝶群集,翩跹飞舞,一只只“连须钩足”,从树头一串串垂至泉面,胜似无数条彩带。泉边树丛中亦有彩蝶翻飞,绚丽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此等“蝴蝶会”,近年已难见到。如此胜景,可谓自然奇观。泉旁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泉名大振乃建国初期拍摄了故事片《五朵金花》之后。传说此泉原称无底潭,潭边姑娘雯姑与云弄峰下的霞郎相爱。雯姑被大理的俞王抢进五府。霞郎从王府救出雯姑,被俞王带着扑牙穷追不舍,被迫投潭殉情。当乡亲们要打捞他俩的尸体时,潭底飞出一对漂亮的彩蝶。于是每年三、四月间,无底潭上空,便成了蝴蝶的世界。故更泉名为“蝴蝶泉”。另一则传说,洱海边青年猎人杜朝选斩杀深山里吃人的大蟒蛇,救出两位被蟒蛇霸占的少女,两少女都想做杜的妻子,杜不允,两少女跳潭明志,杜得知后亦跳潭而亡,时在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杜跳潭后,潭中飞出3只彩蝶。后来每至此日,蝴蝶便云集于潭上,故有“蝴蝶泉”。两个传说,一个主题,都表达了白族人民对自由幸福爱情的矢志追求。 位于点苍山云弄峰东麓。传说泉原名无底潭,古时一对情人因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双双跳入潭内,化为蝴蝶,故有今名。泉池约10余平方米,大理石栏杆围护,泉底有五色斑斓的鹅卵石,泉清石美。泉旁古树一株,虬枝蟠曲横展,越过泉面。农历四月,日暖天和,古树花开如蝶,更有彩蝴蝶群集,或攀枝头,首尾相衔相接,垂至湖面,宛似一条五色斑斓丝带;或翩翩起舞,追逐嬉戏,出没于林木花丛之中,这一幕幕绝妙的天然奇观,即为古今盛称的“蝴蝶会”。对此,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描述甚生动:“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 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 勾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明人杨慎、清人沙琛等亦有诗咏。今人郭沫若曾于1961年中秋前来游,虽不及见蝴蝶奇观,而所作《蝴蝶泉》诗亦咏云:“蝴蝶泉边蝶蝴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现泉畔建有蝴蝶馆,面积1600平方米,展出11科400余种45000余单体蝴蝶。 著名风景胜地之一。在云南大理市城北20公里处苍山云弄峰麓。泉在明代《徐霞客游记》、《南诏野史》中均有记载。传说此泉原称无底潭,潭边有一对情人因反抗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最后双双跳入潭内,化为一对大蝴蝶,因此始有蝴蝶泉之名。泉宽约两三丈,有大理石栏杆围护。旁有古柳一株,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开花,状如彩蝶。其时,蝴蝶群集,翩跹飞舞,一只只“连须钩足”,头尾相结,从树上倒垂至泉面,像一条绚丽的彩带。泉边树丛中亦有各色彩蝶飞舞,五彩缤纷,蔚为壮观,世称“蝴蝶会”。泉四周建有蝴蝶楼、凉亭、花台,并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旅游景点,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市云弄峰下。泉池以大理石栏杆围护,有一棵古树从泉上横卧而过。过去,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开花,周围姹紫嫣红时节,成千上万只异彩缤纷的蝴蝶相聚于此,有的甚至首尾相衔,从树枝上垂悬直接水面,像一条彩带花串,形成奇妙的“蝴蝶会”。50年代末彩色影片《五朵金花》的成功,更使蝴蝶泉名声大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近一、二十年难得有此胜景。目前正在尽力保护和恢复这一自然奇观。泉周围建有蝴蝶楼、凉亭、花台,树有郭沫若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亦称“无底潭”。在云南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每年农历四月万千蝴蝶翩跹于此,或连须钩足自泉边之合欢树颠倒悬及于泉面。泉四周用大理石栏杆围栏,面积约20多平方米。水虽深丈余,却清澈见底。游人扔入泉眼的硬币在阳光照射下放射出夺目光辉。据传,“蝴蝶泉”乃古时白族青年猎人霞郎与其恋人雯姑跳无底潭双双化蝶而得名。后人将霞郎、雯姑跳水的日子(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蝴蝶会”,每年此日,不但蝴蝶最美、最盛,白族青年男女亦成双结对聚会蝴蝶泉边互吐衷肠。1962年郭沫若游蝴蝶泉曾作76行诗《蝴蝶泉》以示感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