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褒斜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褒斜道分类:【传统文化】 古道路名。汉武帝时由张印主持修筑,因取道褒水、斜水西河谷得名。它从今西安市向西南入山,溯斜水经鹦哥嘴、下寺湾,翻老爷岭进入红岩河峡谷,经关山、上下白云,寇家关、王家塄,拓犁园至西江口。西江口以下,则是褒水干流狭谷,顺利历,抑川、下南河、武关河、马道镇、青桥驿,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山,抵达褒河和汉中,全长七百余里。《史记?货殖列传》:“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自汉末至五代,南北兵争往往取道于此,其后褒斜道废,自褒谷北上者,皆由故道出散关。该道遗址至今犹存,留有汉以来石刻多处。 古栈道之一。褒斜道是一条起始于秦岭的褒水和斜水,由今天陕西眉县附近翻越太白山到达今天陕南褒城附近的山路。由于这条路经过褒水和斜水两河谷而得名。汉武帝时由于子午道路途艰难不易行走,故道又太偏远,因此修建了褒斜道。汉武帝原想使水陆两路兼通,曾派遣数万人治理褒斜水道,但未成功,而陆路修建顺利,终成褒斜道。它为汉朝以后很长时期内沟通秦岭南北的重要通道。《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此道由于“缘崖凿石,临深长渊”,因此经常堵塞,所以必须经常进行维修工作。从汉末到五代,群雄并立,南征北战,经常取道于此,后来斜谷道废弃不用,从褒城北上的人都通过故道出散关而行。褒斜道遗址直到今天还可以找到,而且一路保存有石刻甚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