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讣告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讣告

分类:【文化精萃】

死者死后,必须尽快通知其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及其有某些经济关系的合作者。告诉死亡消息最好是用电话,也可以用一封简单的书信,保证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有可能参加追悼会的人能直接知道消息。

所有接到死讯的人应立即发出吊慰信,写明是否打算参加葬礼。吊慰信的内容要在下葬和以后痛苦的日子里给死者亲属以支持。吊慰信在称谓上有所讲究,如果在死者葬礼前,仍用原称谓,葬礼之后要在死者名前加“已故”二字。

对于死亡的消息,有些采用登报的形式通告家庭圈子以外的朋友和相识者。报纸在接受这类通知时,要在措词上予以指导。在宣布死亡消息同时对葬礼的安排也可同时刊登。如果第一个通告时,葬礼安排未定,可在以后数天登载第二次通告。如:

史密斯――玛丽?史密斯,已故的乔治?史密斯之妻和理查德之母,1980年7月28日逝世于伦敦,终年84岁。8月1日下午2时30分于私人火葬后举行葬礼仪式,地址为利波兰彼得教堂。只接受家庭鲜花。

罗伯兹――格雷顿的查尔斯?爱德华?罗伯兹于1980年5月5日于医院平静逝世。他是芭美拉的亲爱的丈夫。葬礼仪式于5月12日下午3时在斯通教区教堂举行。不接受鲜花。如有捐赠,请送至伦敦西南一区安妮王后门42号国民信托银行。追悼仪式俟后通告。

向君主及亲戚僚友报告丧讯。古时多单称讣。讣字从言,本身即言语相通告之意,字原作赴,急趋相告的意思。后为急趋报丧造讣字。讣告通常由丧事中之司书发出,亦可自发或亲赴于君所相告。古礼因身份地位之异,讣告有不同称呼。《礼记?杂记上》: “凡讣于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唔子某死。”其中君死曰薨;大夫短折曰不禄。今君称不禄,是于别国之君谦敬之辞,虽寿终亦曰不禄。执事,不敢直告于君,故告于执事者,唔子即嫡子,大子,太子。《杂记?上》又曰: “大夫讣于同国,唔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唔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其中,唔者即敌者,谓与同爵位之人。外私,谓异国而有私交者。“使某实”者,谓遣使某人赴至以相告。《杂记上》又曰: “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另外,若死者为母,为妻,曰“某之某”者,下某不称名,直称母或妻。唐贾公彦《仪礼?既夕礼》疏谓:“妇人不以名行。”后代之讣告,多为公告形式,述死者之生卒年月日时,病因,履历,悼葬之时间地点等。

丧葬礼仪之一。即人死后,向别人报丧。讣告的内容,一般叙述死者的生卒年月、履历、祭葬时间和地点。按古礼,或发出报丧的文书,将死讯告诉死者的亲朋好友以及上司下属;或由死者家派人去亲朋家报告死讯。据《礼记?杂记上》记载:“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可见讣告的内容也反映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即报丧。《礼记?杂记上》记载: “凡讣于其君,曰: ‘君之臣某死。’ 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 君,讣于他国之君,曰: ‘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 夫人,曰: ‘寡小君不禄。’ 太子之丧,曰: ‘寡君之嫡子某死。’”讣告的内容,一般是叙述死者的生卒年月、履历、祭葬时间和地点等。据古礼,讣告是由护丧、司书发出报丧文书,将死讯告诉死者的亲戚、君臣。若不发文书,则由主人遣人或亲自讣告,“不讣僚友”。其它书问,一概停止。以书信来吊的也一律在卒哭礼以后复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