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训分类:【传统文化】 训诂术语。它的语义原是顺着事物的形状、道理来解释事物以使人明白。《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清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作为训诂术语,最早出现并用于《尔雅?释训篇》,指形容或描述性的词语。如“穆穆、肃肃,敬也。”在汉代的古书注解中,则指解释述说事物的形貌。唐孔颖达《毛诗故训传疏》中说:“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如《诗经?陈风?月出》:“佼人僚兮,舒窈纠兮。”毛传:“僚,好貌。……窈纠,舒之姿也。”后代至今的人们普遍认为,“训”是用某时通行的或通俗的话语解释古书词语的意义,并以《尔雅》为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尔雅?释诂》:“乔、嵩、崇,高也。”也有人认为“训”是探索词语的引申义或假借义的。“训”在古代还有用作书名的情况。凡用作书名,都表示广泛意义上的解释、注释。如东汉马融、贾逵分别有《论语训》和《尚书训》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