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或称“诗谷”、“比”等,羌语音译,意为“巫师”。汉族称“端公”。羌族不脱离生产的宗教职业者,专事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等。许仅限于男性担任,可以结婚生子,几乎每一个羌寨都有一名。他们没有宗教性组织或寺院,但须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头童子”。据说,金丝猴乃许之保护神,故其供奉的祖师爷和使用的法器均与金丝猴有关,跳神的步法也模拟猴的动作。许无等级,其技艺除少数是父子相传外,一般为3至5年从师所学。至于法事,也是在实践中向师父学习。许的法器有猴皮帽、竹帽、羊皮鼓、神棍、师刀、猴头、铜锣、令牌、羊角卦等,其中以猴头和猴皮帽最为珍贵。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甚至起着某种精神领袖的作用。

今河南许昌东南,东汉都。周初,封文叔于许 春秋时,为许昌国。战国时,分属韩魏两国管辖。秦设许县,属颖川郡。汉承秦制。东汉末年,各州郡拥兵自立,曹操控制许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于建安元年 (196),迫汉献帝刘协至许,许为汉代最后一个都城。曹操修筑的许都,周围9里有余,后遭黄水淹没,现已不存,只剩殿基土台及砖瓦遗迹。魏文帝黄元初年即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汉献帝被尊为 “山阳公”,迁都洛阳。许为汉都共历25年。

羌语译音。羌族巫师, 又称“释比”、 “端公”。专门从事祭山、还愿、驱鬼、安神、治病、招魂、除秽、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安葬死者和超度等。许仅限于男性充任,可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组织或寺院,但须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头童子”。一般从师学三年,也有父子相传的。其法器有猴皮帽、竹帽、羊皮鼓、神棍、师刀、猴头、野兽牙骨、羊角卦、铜锣、令牌等。其中以猴皮帽和猴头最为贵重。许作法前要用净水洗脸,燃柏枝熏身,杀白鸡敬祖,在祭山大典时,依古俗斋戒沐浴七天。许大都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是羌族中的知识分子,在羌人中有较高的威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