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诗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诗序

分类:【传统文化】

《毛诗序》简称。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即指《毛诗》之序言和每首诗之题解。“小序”指每首诗题解。“大序”则指全部《诗经》序言,附于首篇《关雎》题解之下。一般认为,《毛诗序》开头,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起,至“用之邦国焉”,乃介绍《关雎》主题和意义之题解,应为“小序”。其余部分,即从“风,风也”至序末,即为“大序”。其内容可谓先秦至汉代儒家诗论之总结,对于诗经之产生、内容、性质、特征、分类、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等,都有较系统论述。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很大影响。关于《诗序》作者,颇多分歧之见,历来有孔子、孔子弟子子夏(卜商)、毛公以及东汉卫宏诸说,尚难考定。

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序》的简称。分为“大序”、“小序”。《诗》首篇《关雎》前有一段文字,其中从“风,风也”句起的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称为“大序”。各篇之前分别解释各诗篇主旨的文字,称为“小序”。也有人主张《诗序》无《大序》、《小序》之分。《诗序》作者问题,至今争论未决。郑玄以为《大序》为子夏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王肃以为《大序》、《小序》皆子夏作。《后汉书?儒林传》以为皆卫宏作。《隋书?经籍志》以为《诗序》为子夏首创,经毛公、卫宏润色。此外还有多种看法。韩愈认为系汉代儒生托名子夏之作,王安石认为系诗篇作者自制,程颐认为《大序》出自孔子而《小序》采自国史旧文,郑樵则认为《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等等。盖其非一时一人之作,将其看作自子夏讫于汉代诸儒递相润色的成果较为合理。卫宏可能是最后的写定者。《诗序》对《诗》305篇作的解释多有穿错附会,掩盖了诗的本义。郑樵《诗辨妄》和朱熹《诗序辨说》对其批评甚多。然其中一部分解释可与先秦古籍的有关记载印证,非尽臆说无据。《诗序》对《诗经》提出一些通论性质的观点:一、“六义”说。“六义”承《周礼》的“六诗”而来,提出《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和比、兴、赋三种表现方法,推进了对《诗经》的研究。二、“正变”说。将《诗》中的一部分作品定为正风、正雅,认为是天道流行时期的作品;将另一些诗定为“变风”、“变雅”,认为是王道衰微时期的作品。“正变说”对研究《诗经》产生时代社会变化有启发作用。三、“美刺”说。认为诗的内容有赞颂和讽刺两种不同倾向,反映着其产生时代政治的清明和黑暗,对于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和夫妇,成孝敬,厚人伦,室教化,移风俗。”这段话对于诗与人的感情、意志的关系、诗歌的艺术特征,诗歌与时代和政治的关系,诗歌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系统的见解,成为儒家所谓“诗教”的基本内容。《诗序》附载于《毛诗》,单行本甚少见。研究它的著作有清姜炳章《诗序广义》24卷(嘉庆遵行堂刊本),还有张澍《小序翼》27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