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诞生礼的信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诞生礼的信仰分类:【中国民俗】 (1)苗族。苗族认为告央乃掌管生命之神。婚后不育的妇女,是告央不送命造成的。为使妇女怀上孕,须请巫师举行讨命仪式。 妇女临分娩前要虾杉显(敬狗菩萨),以求生产平安无恙。 为使孩子健康成长,雷山县一带的苗族兴给孩子请岩妈(神石),其过程是:孩子出生三天,即请巫师和几个房族兄弟,抬一头小猪(鸭)以及饭、酒、香等到神石前祭祀祈祷。仪式结束,便从神石上削下一点点粉末带回家来敬供。在当地,岩妈有本家岩妈和外家岩妈之分。本家岩妈指本村寨敬奉的神石,外家岩妈指孩子外祖父村寨敬奉的神石。健康的孩子只须本家岩妈保佑即可,多病的孩子要把外家岩妈也请来一同保佑,请的程序两者一致。 栽花树是丹寨县大簸箕寨苗族为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仪式。举行过程是:请来栽花树的巫师和两个都属羊的青少年,捎上酒、肉、糯米饭,到山上去找两株同根幼杉树和两棵一样高矮粗细的斑竹。烧香化纸祭祀一番之后,砍下两棵幼杉,挖出两棵斑竹,扛回主家。两个青少年在主家搭起个高约六七寸的小木架,把杉、竹靠室内中柱固定好,根部用黄泥糊成个光滑的小土墩。木架上钻有许多对称的小孔,插上弯曲且裹着纸花的竹篾(十对八对不等)。一切准备就绪,巫师面对花树而坐,嘴里念上一会儿,手一扬,两个青少年即把鸭子杀掉,滴几滴血于花树前后,又去剖鱼,煮熟端来,摆在花树前供奉。据说此后,花树神即保佑孩子不生病,健康成长。 (2)布依族。布依族部分地区青年男女婚后,都要举行一次以生殖崇拜为内容的求子仪式。仪式由巫师设神坛进行,神坛周围挂着十余幅神像,居中一幅为生殖图,上画众妇女围一裸下身的产妇,产妇身下一婴儿正入盆洗浴,又一婴儿头出阴门。年轻夫妇跪于神坛前,求孕祈子,巫师在旁念性交隐语以令大家欢笑,目的是使年轻夫妇获得生育能力。 布依族姑娘出嫁,娘家除了送一产蛋多的母鸡外,还偷偷放两个红鸡蛋在新棉被里,给男方家送去,以示送“种”。 (3)侗族。侗族婴儿下地后,接生婆要用事先捣烂的黄泥将其胎盘包住,放在房子的中柱脚边。侗族用泥包胎盘,意即把婴儿的房子包裹在家,以后其灵魂不会游移,以保孩子身体健康,少生疾病。 侗族为婴儿举行开荤礼时,要请一有吃有穿的福人,用酒席上的肉食抹一下婴儿的嘴唇,以使婴儿以后吃穿不愁。 孩子生后多灾病,要栽植树木,以求消灾;有的则拜认干爹干娘(有儿有女者),以祈分享其福。 (4)水族。水族以地母娘娘为送子女神,每个新娘成为家庭主妇后,都要在居室前设地母娘娘神位,祭拜地母娘娘,以祈人丁兴旺。 架桥求子是水族另一求子仪式,其过程是在位于交通要道的跨溪涉水处,架一小桥,桥头插一竹编纸糊的彩牌,彩牌上贴着剪纸童群。用酒、肉、红饭、红蛋、鸡供祭之后,用棉线一头捆在彩牌上,另一头牵至家中以求地母娘娘引渡婴儿投胎。 妇女怀孕后,请鬼师求神定胎、保胎,其仪式见前。 为使孩子身体健康,易养成人,水族有拜保爷之俗,仪式与布依族同。 (5)仡佬族。仡佬族有命名祈子之俗,其仪式是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三天,将一只去毛、洗净的鸡煮熟,连锅一并抬放在产妇床边的板凳上,请送子公婆来享用,希望以后再送几个儿子来。供毕,由孩子生父给孩子取名,鸡肉给产妇吃,用浸泡有鸡毛的烫鸡水给婴儿洗澡,洗后的水倒在产妇的床下。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主人家要杀一只公鸡敬奉祖先,敬后留一只鸡腿用红布条捆在孩子头上,表示祖先保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