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贴春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贴春联分类:【传统文化】 献岁求祥的一种习俗。古称“桃符”、“门贴”,俗称“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每联三字以上,多则五百余字,上下联字数均等,讲究对仗,意义相关。联语内容根据主人身份而异。一般人家常用“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商店则取“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门楣上多贴“春”字“福”字。联纸为红色,但庙宇用黄色,守孝人家则男蓝女黄,清代宫廷用白宣,四周镶边,外蓝内红。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相传远古度朔山上有桃林,林中有棵大桃树,树下青石屋内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此山附近有个野王子,常危害百姓,他听说度阴山仙桃吃后能成仙,便派人传令两兄弟献出仙桃,被拒绝后野王子亲率三百人刁难,又被打败。于是他让部下扮成恶鬼恐吓两兄弟,均被两兄弟捆住喂了老虎。两兄弟去世后上了天庭,天帝命他俩专门惩治鬼魅,连他们种过的桃林也能驱鬼避邪。此后人们便在节日削制两片桃木、画神荼、郁垒与虎,挂于门的两侧。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写吉语献岁,因觉不佳,便亲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宋代。春联已成民间习惯。但正式命名者为明太祖朱元璋。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帘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现。”一经帝王提倡,民间更为盛行。后来集市上便出现了专卖对联的摊位。人们在置办年货时,争先购买张贴。明清人沈太侔《春风采风志》:“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予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于铺肆前,高桌红毡,炭盆墨线,纵笔大书门联横披.抱柱斗方,春条佛对一切。大冻十天,未必剩钱。秀远峰,文兴斋之稍有名者,则纸多早送,入腊忙起。”足见盛况非凡。解放后,更为普遍。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多有自写或请邻人写成,也有书法协会会员到民间赠书者。 春节习俗。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俗称“对子”。因春节时张贴,故名。旧时,堂屋前两柱叫“楹”,也称“楹联”或“楹贴”。春联源于“桃符”,分上、下两联。多用大红纸书写。家有父母亡故者,三年内不贴红纸春联,泰安一带习惯用灰色、淡紫色纸,招远等地区一般在亲人亡故后第一年不贴春联,谓之孝,第二、三年可贴兰色、黄色或绿色春联。《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汉族岁时节日传统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春联,古时称做 “桃符” 、“门帖” ,也称“春帖” 、“门对” ,是对联的一种。夏历春节用大红纸书写成联语,贴在大门左右两侧,上配横额,贴在大门上方,故名。贴在楹柱上的春联又称 “楹联” 或 “楹帖” 。其俗源远流长,五代时西蜀宫廷已有人题联句在桃符板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一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传说他曾下令全城官民于除夕一律门上加春联一副。此后,此风大盛。历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从不同处境和角度出发,书写春联的内容含义、情感亦各不同。此俗现今仍存。 春联古称“桃符”,北京又称贴“宜春字”。一入腊月,北京街面上就有人专门书写春联,供市民购买。二十三日祭灶后,陆陆续续就有人开始贴春联了。民间对联用纸讲究顺红、梅红、木红等等颜色,上书黑字,人称“万年红”。常人多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祝福语,旗人及官宦之家则多书“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之类。内廷及王公府第用白纸镶红、蓝边;一般门户用红纸;守制者(服丧者)用蓝纸;庙宇用黄纸。除春联外,每家门首还要贴门神图像(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武将的木刻版画),街门、屋门甚至佛龛上要贴红挂钱;清代满人在祖宗供板上贴白挂钱,上刻满文;庙宇贴黄挂钱;守制者贴蓝挂钱。此外,有的人家还要在屋门对面贴“抬头见喜”春条,院内贴“全院生辉”春条。窗户上贴红色窗花,室内贴有吉祥语的春条和“福”字。钱柜、生产工具及买卖幌子上贴黄纸红签的道有儿。大宅门与府第则在门外高悬大红气死风灯,上书堂号,以示喜庆。 写春联 五代后蜀时,皇帝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写出后觉得他的词句欠佳,便亲自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然而正式命名为春联的却是明太祖朱元璋。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了很大提高。在河北城乡,特别是冀南和冀中一带人家,腊月二十八九就开始在自己家里贴春联,多数人在大年三十贴。 人们还要在大年三十夜前张贴春联、门神,增添喜气。大门贴“文臣武将”;房门贴“兰桂腾芳”;前门贴“开门大发”,“对我生财”;后门贴“厚道宽宏”;堂前贴“金玉满堂”;窗门贴“太公在此”;粮仓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左柱贴“百事顺遂”;右柱贴“万事如意”;老人家房门贴“福”;媳妇房门贴“喜”;小伢“屎口尿嘴”好说不吉利的话,房门要贴“童言不忌”。三十夜过年要放鞭,所谓“爆竹放得响,财宝年年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