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登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胡登洲1522—1597

明代伊斯兰教经师。字明普,经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依力亚斯,回族,陕西咸阳渭城人。自幼习读儒学,及长随同乡高师祖学习伊斯兰教义,研究伊斯兰经典。曾朝觐麦加,归国后立志兴学,收徒讲经,并对前代经师父子相传、口传心授的传统宗教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在清真寺聚徒讲学。由于这种教育方法适应了当时伊斯兰教发展需要,前来学习者络绎不绝; 各地清真寺也群起仿效,经堂教育自此始传于全国。由于全国经堂教育大师多出其门下,故被穆斯林尊称为“胡太师祖”。

胡登洲1522~1597hu dengzhou

字普明。明代嘉靖至万历时人,伊斯兰教陕西门派创始人。原籍华州,后居今渭城区窑店镇胡家沟。嘉靖年间朝觐麦加归国后,立志振兴伊斯兰教。改革口头传授经文方法,首创我国伊斯兰寺院经堂传教先河。初在家招收学生,后在清真寺内办学,于是清真寺设学之风大兴,遍及全国。他专心研究宗教哲学,创立伊斯兰教陕西学派,使用阿拉伯文经籍,在我国伊斯兰教三派中影响最大(其他两派,即常志美所创山东学派和马夏初所创云南学派,均从其师传系统分化而成)。中国穆斯林尊为“胡太师”。现今西北、豫、皖及南方诸省区伊斯兰教育,仍以陕西学派为主。死后葬于咸阳北坂(今渭城区窑店镇胡家沟北原上)。

胡登洲

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始人。字明普。1522年生于陕西咸阳渭城,1597年去世。回族。幼习儒书及伊斯兰教经典,立志将所学阿拉伯文经典译成汉文,以广宣扬,未能如愿。年及五旬时货殖都门(北京),崇延名儒,谙习诗书; 同时拜一阿拉伯缠头叟为师,攻读《母噶麻忒》等中原“未睹之经”,学问大进,成为“经汉兼通”的伊斯兰教学者。在恭送阿拉伯恩师西出嘉峪关后,返归故里,在家公开招生授徒,远近负芨从学者悉为供给,一扫此前父子口传心受传习伊斯兰教义之法,开清真寺经堂教育之风。弟子约百数,遍及陕西、河南、山东各省,富有成就者唯冯二先生及海先生二人。深明正心诚意之学,贯通尽性穷理之源,精于伊斯兰教辩证法学,专攻阿拉伯文经典,传授哈乃斐教法,被誉称为“阿补·哈尼法之贤助”,其经学系统被称作“陕西学派”,穆斯林尊之为“胡太师祖”。

胡登洲1522—1597

明伊斯兰教经师。陕西咸阳渭城里人。回族。字明普。幼习儒学,长从伊斯兰教。曾朝觐麦加,归国后立志兴办教育,初在家招收生员工读,一改前人口头传授经文教义之法,后在清真寺办学,负籍来学者接踵而至,经堂教育之风渐盛,遍及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回族地区。注意研究宗教哲学,在教授法上侧重“认主学”(教义学),提倡专而精,遂形成经堂教育的“陕西学派”。其弟子、再传弟子中有不少著名经师和学者,被尊为“师祖”、“大贤”。

胡登洲1522—1579

明代伊斯兰教学者。通晓经典教义,长于阿拉伯文字,率先改革口头传授教义的传统方法,在陕西地区清真寺内招收学员、讲授经业。开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堂教育的先河。他还注意研究宗教哲学,侧重讲授阿拉伯文经籍著作,逐步发展成为陕西学派,被尊为“胡大师”,对后世人有很大影响。陕西地区也因之被誉为 “念经人的教场”。

胡登洲1522~1597

明回族学者,伊斯兰教经师。字明普。今陕西渭南人。通晓经典教义,长于阿拉伯文。相传朝觐麦加归国后,立志兴学,率先改革口头传授经文教义的方法,提倡经堂教育制度。初在家办学,招学员数名半工半读。后于清真寺内办学,半靠施舍,半靠供给。由此,清真寺设学之风渐开,很快普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注意研究宗教哲学,注重讲授阿拉伯文经籍著作。其学说逐步发展成为经堂教育的“陕西学派”。当时,陕西地区被誉为“念经人的教场”。中国穆斯林尊他为“胡太师”。马德新、常志美等均出自其传授系统。传有胡氏诗作,系后人伪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