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贴钱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贴钱马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岁时习俗。流行于青海乐都、民和、平安、湟中、湟源等地。钱马乃一种木符,是在宽10―12厘米,长25―30厘米的木板上,刻一匹双翅腾飞的骏马,背驮巨型方孔金钱,四周篆署榔头形?字的木刻模型。夏历十二月三十日早晨,人们在钱马模型上涂以红色或黑色,单印在黄表上,表的面积略大于模型。到除夕傍晚,凡家宅之门的门框上及屋廊檩条中心都要贴上钱马。贴时先将正方形黄表折叠成三角形,将长边贴在中心,双尖下垂,两边各悬贴一张钱马。此举象征天马送禄,祈求在新的一年内财运亨通,福禄臻至。除夕贴上钱马之后,禁止家中一切东西外出。严禁妇女登上屋顶。直到正月初三拂晓举行送神仪式时,才能将钱马撕下,同送神香火一起焚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