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赛牦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赛牦牛分类:【传统文化】 藏族民间传统比赛活动。多在喜庆节日举行,也可在秋季单独举行。赛场仪式隆重,首先由喇嘛主持进行宗教仪式,后由主持人祭酒祝福。仪式完毕,骑手牵牦牛入场,排列整齐,待到喇嘛声响,骑手们翻身跃上牛背,驱牛奔跑,角逐激烈,场面壮观,既是牛的速度与耐力的争夺,也是参赛者稳健技艺的表演。比赛结束后,要为优胜者献上洁白的哈达,并为他们颁发龙碗、红绸、砖茶等奖品。 相传唐初和亲到西藏的文成公主非常喜欢体态憨厚的牦牛,于是松赞干布便诏定在每年赛马的同时举行赛牦牛活动,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赛牛的骑手一般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比赛分预赛和决赛。各赛次骑手与牛都不得更换。比赛时,众牛蜂拥而进,个个骑手逞强斗胜,呼声如潮,场面宏大而惊险。获胜的牦牛披红戴花,优胜骑手则奖以牛马或茶、布匹等。 旧时的赛牦牛活动与祭祀有关。现已成为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西藏等地牧区。多于藏历年、望果节时举行。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由主持人宣布路程、规章、要求等。仪式完毕,选手们将自己的牦牛牵至起跑点,比赛开始,纷纷纵身翻上牛背,驾牛急驰,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程一般为200-300米左右。牦牛性情暴躁,难以驾驭,因此此活动既是牦牛速度、耐力的角逐,也是参赛选手们驾驭技术的较量。 藏族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多选择在秋季草丰畜壮的时候和喜庆节日里举行。牦牛耐寒耐饥耐劳,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善于驮运,故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是藏族人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代步工具,因此赛牦牛运动,就是速度与耐力的角逐。比赛前都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宣布比赛规则、路程等事项,祝福参赛者得胜而归。然后骑手们将牦牛牵至起跑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骑手们翻身跃上牛背,催牛前进,以先到指定地点者为胜,赛程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比赛结束,人们为优胜者颁发砖茶、丝绸等实物奖品,还向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 流传于青海、西藏等牧区的传统娱乐活动。一般在节庆日举行,参赛者多为年轻人。比赛跑道为300米左右,三四头牛为一组。比赛时骑手将牦牛赶到起跑线处,待裁判员一声令下,骑手便催牛向前奔跑。调训有素的牦牛会听从主人的指挥奋力疾驰,而那些性情急躁没经过大场面的牦牛,往往会东跑西窜,或原地转圈,闹出不少笑话,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赛后,要为得胜的骑手和牦牛披红搭彩。 流传于青海、西藏等牧区的传统娱乐活动。一般在节庆日举行,参赛者多为年轻人。比赛跑道为300米左右,三四头牛为一组。比赛时骑手将牦牛赶到起跑线处,待裁判一声令下,骑手便催牛向前奔跑。调训有素的牦牛会听从主人的指挥奋力疾驰,而那些性情急躁没经过大场面的牛,往往会东跑西窜,或原地转圈,闹出不少笑话,逗得观众捧腹不迭。首先跑到终点者为胜,人们要为骑手和牦牛披红搭彩。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牲畜。它体壮力大,胸腹长有尺余长的毛,颈背部毛短而密,牛尾巴粗大、毛长,前挺一对犄角,极为雄壮。它耐高寒,能负重驮载,长途跋涉,亦能拉牵拖耙,进行农田耕作。尤其是善越陡坡、过沼泽、踏雪原,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牦牛赛是藏族人民利用牦牛作生产、运输工具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相传唐初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至青海玉树时,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就有赛牦牛活动。文成公主及送亲官员见到黑、白、花各色牦牛比赛,大开眼界,深感惊奇,异常欣喜,忘记了背井离乡的忧愁。强悍骁勇的藏族群众在几千年和牦牛打交道的过程中,掌握了它的习性,练就了一套训练、饲养牦牛的本领。 1951年以前,山南曲松夏江宗每年藏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举行牦牛节,4个牧区,每个牧区出1头牦牛,在相距约1500米左右的跑道上,由骑手骑着牦牛赛跑,获冠军的可把本地区的大旗插在宗里最高的屋顶上,以示荣耀。 1951年以后,牦牛赛的规模有所扩大,参加人数大大增加,跑道延长到2000米以上,以时速计名次,并把比赛日期改在“望果节”举行。藏族群众过“望果节”时都盛装打扮,扶老携幼,带着青稞酒、酥油茶、牛羊肉、糖果等参加盛会,参加比赛的牦牛也打扮得很漂亮。从1957年至今,不少地区已将比赛单位扩大到村寨,参赛牦牛多达百余头。 每年七八月,藏族牧民都要举行牦牛赛。比赛前后,说唱艺人要说唱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和藏族民歌。比赛前,骑手们要精心洗刷牦牛,给牦牛披红戴花,做好一切参赛准备。 西藏各地农村和半农半牧地区的牦牛赛,还与农业生产的季节紧密相连。西藏绝大多数农区和半农半牧地区每年都要在开播前的一个多月进行一次“萨喀比尔雅多”,即开犁赛牛,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供犁地的牦牛、黄牛都要参加,有的地方也称“朗久”,即赛黄牛。具体日子由各村自选。到了这一天,全村新老犁手都要着新装,妇女要戴头饰,带上青稞酒和祈祷抛撒用的糌粑和其他食品,在遍插旌旗的一片田地里,集中全村当年准备出耕的一对对二牛抬杠的耕作牦牛或黄牛,全部用鹰绒戴顶、彩织披头,项悬红缨、缰套崭新、精神抖擞地等待出动。经主持人的一番祝唱和妇女们敬酒献哈达后,牛群即鱼贯而出,人们吆喝上阵。犁沟翻浪、驱耙如飞、尘土飞扬、欢声四起。此时,村民们几乎倾家出动,男女老少群起上阵,儿童雀跃,老人指点,评头品足。试犁完毕,牲口卸套,人们即围坐一起饮酒吃喝,载歌载舞,尽欢而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