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赵佗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南越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秦亡后,立即发兵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向汉朝廷称臣。赵佗从之,受封为南越王。以后,与汉朝互通使节,和辑百越,不再为汉朝南方的威胁。高后四年(前184),汉朝廷关闭对南越的关市,禁止铁器输出。次年,赵佗愤而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其后胁迫闽越、西瓯、骆归属之。南越国东西长达万里,赵佗乘天子专用的黄屋左纛车,称制与汉朝相同。文帝元年(前179),陆贾奉命再次出使南越,并带去文帝致赵佗的信。文帝表示愿与赵佗共弃前嫌,恢复原有的良好关系。他便上书称臣,废弃帝制。景帝时,赵佗遣使入朝,请称王,汉朝廷命他如同诸侯。死后,其孙赵胡继为南越王。传见《史记?南越列传》。 秦汉岭南地方政权首领。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与秦将任嚣出征岭南(今两广一带), 后任龙川县令。秦末继任南海尉,并乘机兼并桂林、象(今广西境)二郡,闭关自守。秦亡后,立“南越王国”自号“南越武王”。对内“不用汉法”; 并“和辑百越” 各部, 委派越人部落首领为各地将吏;尊重各族风俗习尚, 带头“趔结、箕踞”变服,提倡与各族通婚,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使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社会日趋安定,受各部尊为“蛮夷大长”。后归属汉朝受封“南越王”, 开放与中原贸易的交通。汉高祖死后吕后擅权, 以中断贸易相要挟, 迫其臣属。不服, 遂自为“南越武帝”, 发兵与汉朝抗衡。汉文帝即位(前179)后,取消吕后禁令,再派陆贾出使修好,岭南复归汉朝。在岭南历经四十余年, 为祖国南疆的开拓和各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