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辩证法的历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辩证法的历险分类:【文化精萃】 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阐述他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写于1955年。该书在“前言”中揭示了全书的基本线索:“本书不是要在政治基础上,而是要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罗列经验”。全书从马克斯?韦伯的时期开始。第一章主要论述在马克斯?韦伯时期,“知性政治认识的局限性,自由主义不再相信永恒的和谐,把对方看做也是有道理的,把自身看做是一件任务”。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马克斯?韦伯努力整合到一起的对立物,不能自行调解吗?第二章主要论述由卢卡奇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相信对立物自行调解。第三章主要描述在俄国出现的、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综合命题的反命题的马克思主义的轮廓。第四章论述“共产主义哲学中这些二律背反的延续也反映了行动中二律背反的延续”。第五章说明“萨特现在维护共产党政策的根据,就在于革命所取消的二律背反”。具体地说,他对卢卡奇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理论上的概括,第一次明确地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其主要理论是:他认为卢卡奇突出了主体能动性的主客体辩证法。通过把主客体的概念相对化,使他找到了一种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事实有连贯性汇集的“经验的总体”,主体在其中是投入而不是主宰了总体,辩证法就是连续的直觉,是个人与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血缘关系的诉说,是历史的螺旋运动,马克思主义应当是一种革命的哲学,由此出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之是对立的。卢卡奇为意识形态恢复了地位和名誉,同时也为文学恢复了地位;他认为卢卡奇把阶级意识等同于实践哲学,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难题,无产阶级究竟是主体还是客体?卢卡奇克服了二者必具其一的选择,认为是主客体的统一。他还认为卢卡奇的历史理论是一种注重偶然性的历史相对主义,否认在社会历史中存在着绝对的真理,存在着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中的真理是可变的、相对的,它与自然有着严格的区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他反对苏联理论界对卢卡奇的批判,认为其原因是卢卡奇的理论是与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对立的。他认为,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为代表的列宁主义在哲学上是一种独断论、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在政治上是极权主义;虽然列宁在晚年放弃了这些观点,转向了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相通的辩证法理论,但是,列宁的信徒们大多接受的是列宁的早期思想。他认为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早期的辩证法,而列宁主义则把马克思后期的朴素实在论和自然主义发展到极端。他认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中,真正掌握真理的是前者。可以说,他在本书中无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概括,还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对立的分析,都贯穿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和对列宁主义的敌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